有感《家庭教育心里顾问》考试


跟随韦志中老师的脚步,报名参加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发起的《家庭教育心理顾问》考试。自报名以来,在网上听课、背题、刷题、模拟考试,今早正式考试结束。

因退休后有了更多闲睱的时间,所以这次的学习也真正切切地花了时间,下了功夫。功夫到了,自然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原来所从事的工作,也与家庭教育有关,但从未想过自己好好去学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更不知道这里面有那么多奥妙。

这次与我们讲课的老师,有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杨淑文老师、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张梅玲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林丹华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赵然老师、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贺岭峰老师、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老师、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周洁老师、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王中会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师李一岚老师、中国实操型家庭系统教育专家王纪琼老师、央视少儿《极速少年》栏目少儿心理专家廖文婷老师等等。

这么多心理学届、家庭教育学届的大卡云集,可见组织者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听,认真地学。每位老师都以严谨的态度,以渊博的学识,以清晰明了的思路,讲授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知识,着实让我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课程从202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先导,讲了家庭教育的理念、任务、要求、原则、措施等。主要围绕家庭中“三大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关系)展开,逐一剖析三大关系的理论系统。特别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亲子关系中孩子和父母的心理特征,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沟通和干预,做效能父母,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针对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不同家庭结构中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逐一提出应对方法和措施。

从这些课中,我第一次认识了一些心理学家的名字,如萨提亚、埃里克森、华生、班杜拉、皮亚杰、维果斯基等,对弗洛伊德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社会危机阶段” 有了一点初浅的了解。也学到了一点点处理“三大关系”的技术,如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家谱图、自我曼陀罗、沟通姿态等;行为改变技术——正强化、负强化、替代法、代币法;正面管教技术——正面语言法、自然后果法、家庭会议法、积极暂停法、启发式提问法;焦点解决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直击来访者的目标,而不纠结于问题和原因。

同时学到了许多心理学和家庭教育方面的新名词。如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行为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四种类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场依存型。吾脑理论中的皮质脑、哺乳脑、爬行脑、腔肠脑、镜像脑以及它们的功能。“三时三境”:物镜、我境、我境、此时、彼时、来时及其在心理学上的意义。良好家庭氛围建设:“共有时空”、“家庭仪式”、“情感银行”。沟通的姿态的类型:打岔、讨好、指责、一致性。爱的五种语言:赞美、表达、陪伴、讨好、身体接触。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思维的不同之处。四种爱情理论:爱情三角形理论、生化理论、依恋理论、精神分析理念。爱情三角形理论的三个基本组成:亲密、激情、承诺,以及不完整的爱情有哪些。生化理论中:多巴胺、睾酮素、血清素、雌激素对爱情的刺激作用有哪些。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等等。

这些新名词中,每一个名词就是一种观念,一种理论。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仅仅只学到一些皮毛,但仅仅是这一点皮毛,已经让我应接不睱,也深知心理学和家庭教育学问的深邃以及它的神奇和魅力。

考试不是目的,取证也不是目的,只为喜欢,或许是一种情怀。今后,我还会慢慢去求索,不管在何种年龄,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以知识来充实和提升自己,让自己自始至终都在成长,建立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家庭,以文化人,将这种文化传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