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核6.18

杏仁核

知识点:心理咨询 认知 行为 态度

联想:态度三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心理:知情意

认知: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情感: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行为: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不协调时,情感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

知道-做不到——相信-信任——认知-行为——缺少情感——故改变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概念化   具体化

批判(思考):对蜘蛛的害怕是基于生存本能的恐惧,其外观、行为或毒性可能触发人类的天然警觉机制。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对潜在危险的自然反应。

对丈夫伤害后的恐惧是一种心理创伤后的恐惧,涉及对当下情境的直接反应,也包含了过往经历的深刻影响,是心理和情感的双重创伤。涉及更深层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如信任缺失、安全感丧失、自我价值感下降等。这种恐惧可能导致个体在性关系中产生持久的心理障碍,影响夫妻关系和个人的心理健康。

感想:

杏仁核是情绪处理的核心区域,特别与恐惧反应、威胁感知和情绪记忆密切相关;是大脑中决定要“战斗”或是“逃跑”的主要角色。

杏仁核像一个持续工作的“情绪烟雾探测器”。一旦探测到烟雾(你感知的信号),探测器就会立刻报警,触发恐惧或者本能反应,即使你还没有亲眼看到火苗。

有两条路径能触发杏仁核警报:一条快速路径:丘脑 → 杏仁核 → 情绪反应。一条慢速路径:丘脑 → 大脑皮层→ 分析评估 → 杏仁核→情绪反应。

第一条路径由于是丘脑直达杏仁核的,所以反应速度很快,比第二条路径快上好几倍;杏仁核的触发机制是联想,模糊匹配,不能分清“蛇和绳子”,所以很容被触发,从而制造恐慌焦虑的信号,引发身体的一连锁反应。过去的经历使得杏仁核存储了负性情绪,一旦出现某个时刻出现,杏仁核被激发,就会出现闪回,陷入到过去恐怖的场景和情绪中,无法自拔,大脑一片空白,不能思考。

杏仁核不是通过自然语言或思想进行交流的,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身体反应。当紧张颤抖时,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要冷静;你会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依然紧张得要死。杏仁核主要目的是产生如下身体反应:战斗、逃跑或僵直,他需要的是能够让它做出反应的经验,而不是话语。所以要让杏仁核平静下来,只能采取让它安静的动作。

比如:正念练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重塑杏仁核》 1.焦虑源自杏仁核的防御反应,有两个通路:更加贴近本能的杏仁核通路和需要理性思维的皮层通路。 2....
    李成__北京阅读 2,472评论 0 5
  • 上周读了一本书,重塑杏仁核,这是一本关于脑科学的书。作者是凯瑟琳·M.皮特曼,她在临床实践中治疗焦虑相关障碍30多...
    0707_46da阅读 3,446评论 0 15
  • 专家的研究似乎表明,长久以来被认为是边缘系统关键结构的海马体,主要参与 记录和理解感知模式,而不是情绪反应。 海马...
    庞姣创业笔记阅读 3,375评论 1 1
  • 杏仁核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魏大勇 杏仁核,又名杏仁体,...
    维也纳冰咖啡阅读 11,570评论 0 2
  • 杏仁核是大脑的情绪警报器,主要负责恐惧、愤怒等生存本能反应,但容易因压力过度激活,是我们大脑中掌管焦虑、反应、应激...
    从心出发2024阅读 1,26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