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阅读成长的路上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踏上工作岗位已经20多年了,回眸走过来的教学历程,我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学习,快乐成长。有欢笑、有歌声、有反思、有关爱、也有感动!不过,我踏上专业成长之旅的时间很短暂,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成绩,但是我和学生们一起阅读成长,快乐读书!

  1、先读起来,边阅读边学习边摸索前行。

  2018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小学语文公众号上,刊登了一篇班班有读整本书共读活动,只要买书就可以跟读,不需要交钱就听专业老师对整本书的文本解读,还提供导读课和交流课的阅读单,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呀!我没有丝毫犹豫,就跟家长商量了以后,立即买书参加了整本书的活动,我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只是照本宣科,按照制定的计划每天阅读10~20页,在书上用彩笔画大画脸做批注,然后画鱼骨图梳理故事情节。后来又遇见百班千人整本书活动,学会了和学生开新书发布会,设计交流课阅读单、主题探讨和创意写作。不要总是等着自己学到了专业的整本书阅读知识才开展阅读活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想跟学开车、学游泳是一样的道理,你不手握方向盘,不下水实践,永远是纸上谈兵。

2、挑选喜欢的书和爱上阅读是关键。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学生,虽然家里藏书很多,爸爸妈妈很支持阅读给他买了很多书,但是孩子就不喜欢读书。我想很大原因是父母挑选的书籍不是孩子喜欢阅读的书籍。可能父母买的是畅销书,也可能为孩子买的书是自己喜欢经典名著,但是不合孩子的口味,所以就不想阅读所以我们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则符合孩子年龄段阅读的书,最好获得大奖(安徒生奖、纽伯瑞奖等)是经典的童书,另外我们选择的书籍一定是适合整本书共读的书。

    我们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才是关键。首先要为孩子创设阅读的环境和氛围。然后是陪伴孩子读书,做孩子阅读路上的伴侣。最后可以教会一些阅读方法,让孩子在阅读路上轻松愉悦,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整本书共读,目的是学生自主阅读。

在岳乃红老师的《走向深度阅读》提出,整本书阅读的三种形态:一是亲子阅读、二是班级共读、三是自主阅读。这三种形态,我们班都在实践中: 我们班五年级我是从一年级开始带过来的,在一二年级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学生在家里,我鼓励家长们晚上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在学校里和学生们进行班级共读,一二年级的讲绘本故事,有纸质版也有电子版。一般每周有一节阅读课,学习担当者橡果阅读课堂读写绘,也有的时候是利用语文课堂上剩余的十几分钟就给孩子们讲一本绘本故事,讲完之后让孩子们画一画中的故事人物或者续编故事、改写故事情节,这样也提升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从三年级开始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班级共读。我主要是利用课本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书和一些经典童书的课外书。《一百条裙子》、《夏洛的网》、《柳林风声》、《小王子》。 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书发动家长为孩子们购买,然后带领孩子们进行共读。

  在共读活动中,按照导读—自读—交流—延伸4个环节进行。每本书设计4—6张阅读单,帮助孩子们深入阅读和交流,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孩子们做手抄报、画思维导图或者续编故事。在读写结合中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比如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是四大名著。我按照计划每月一本书的进度,目前为止已经共读了两本《西游记》和《水浒传》,为了让学生们能牢固掌知识点,有时也在网上找一些阅读题打印出来做一做。

  在班级共读之外,也鼓励学生们自主阅读。班级里的读书角有很多经典童书。为了激励学生们阅读兴趣,也会经常让学生举行推荐一本书活动,其他同学听到推荐的好书后,也会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童年河》、《窗边的小豆豆》、《有鸽子的夏天》、《25公斤的希望》、《今天我是升旗手》等,我们班还设计"阅读存折"记录阅读时长与质量。在网上购买“阅读存折本”,每周让班里阅读负责人记录整理,每月表彰自主阅读突出的同学,调动他们阅读积极性。

    亲子阅读和班级共读,最终是为了抵达自主阅读。所有的教育最终都应该走向自我教育,因此亲子阅读、班级共读,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自主阅读并且成为一名终身的阅读者。

  这两天被濮阳农民刘诗利在北京打零工时挤时间到书店读书,被陈行甲售书现场赠书的视频刷屏了,作家陈行甲说:“能被刘大哥光顾,是我最大的奖赏!”这也是对喜爱阅读农民工刘诗利的最高评价。即使脚踏泥泞,仍然不忘仰望星空。从功利角度看,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竞争力,进而改变命运。这或许是很多人读书的初衷,但绝不应该是读书的全部。刘诗利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敲门砖”。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读书,让我们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乐趣,在困顿境遇中照亮梦想,持续集聚起逐梦的力量和勇气。

阅读不只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同时也能够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富足,滋润我们的心田,丰盈我们的灵魂。祝愿我们都能静心阅读,在阅读中遇到自己,在书香中寻找生活的诗意与远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