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我改变最大的一本书,就是《断舍离》这本书,我之前已经写过了畅销百万的断舍离教会我的事这篇文章,今天想回顾这半年多来断舍离的生活对我的改变,改变之大令我自己都震惊,我发现我现在越来越热爱自己的生活了。
我以前不算是一个邋遢的人,但我的房间,办公桌上也总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比较典型的,像同事之间旅行送的纪念品啦,或者结婚的喜糖啊什么的,房间里也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宣传手册啊,杂志什么的,旧的衣物什么的,以前都是放在抽屉里或者仍在角落的一角,就不再管他了。隔几年都不会瞅一眼,但自从看完《断舍离》这篇文章以后,我就对我房间所有的抽屉,办公桌里的抽屉做了一次大整理,其实还蛮有收获的。
01 物尽其用
随便举几个例子:
1. 同事送的小瓶洗手液
这个平时就放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一直安静的放在那里,我也懒得管它。但整理完抽屉以后,看到了这一小瓶东西,突然想起家里的洗手液正好用完了,就随手拿回家了,现在差不多也用掉了大半瓶了。
2. 同学旅游送的香水
因为我本来买了一大罐香水,所以平时都想不到会喷这个。但断舍离以后,我觉得,平时换着喷香水也挺好的,而且同学送的香水挺好闻的,就会每天换着喷,10ml,现在都被我喷着差不多了。
3. 香港买护肤品送的小样
去年,去香港台湾旅游,买了契尔氏1000多的护肤品就送了我大概3ml的眼霜,平时这些小样我基本上都是放在那里积灰的,但自从断舍离以后,我觉得每样东西不管是自己买的,还是别人送的,都要让它有存在的价值。但我知道我的性格,如果买了新的,基本上就不会用旧的,就像女生买了新衣服,就很少穿旧衣服一样,所以今年在上一瓶眼霜用完之际,我就开始用导购送我的3ml的小样,眼霜这个东西其实用起来还挺耐用的,3ml也坚持了大概3个星期了,等小样用完的时候,正好赶上同事去香港出差,顺便让她帮我带新的眼霜,无缝连接。
以上几个例子,虽然没有省多少钱,但我觉得让每样东西都能发挥它的最大价格,不浪费,这才是生活之道。
02 理性消费
当然,断舍离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就是降低消费,只是通过断舍离,我觉得我的消费越来越理性了。比方说,冬天一到,大家都要买羽绒服,换做以前,我可能一到冬天就觉得该买羽绒服了,但其实后来想想羽绒服有个一两件换着穿就够了,我有一件羽绒服穿了2,3年了,换做以前,我会觉得该买新的了,但现在觉得其实羽绒服的穿着场景真的不高,因为平时室内都打着空调,我住的离公司又近,所以羽绒服也就从家里到公司大概3分钟的这段路需要挡风,真的实用场景不高,也没有必要买新的。
但现在买衣服,比较重视质量,衣服不在多而在精,宁肯买一件1000多块的质量好一点的穿几年,也不要1,200块的每年买,每年换。现在逛商场,买衣服的时候,我一定会想好穿这件衣服的场景,搭配什么的,有些衣服当时看着挺喜欢,但是买回去才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搭配。只有确定场景,搭配,觉得自己确实需要,才会买。
另外,去年我也把所有买过的衣服也整理了一遍,把之前很久没穿的,该扔的扔,该给我妈的就给我妈穿了,剩下来的那些按照不同季节整理好,这样对自己的整个衣橱也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知道自己有哪些衣服,不至于逛商场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也少一件,那也少一件,冲动消费,买回去才发现自己已经有这样的衣服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毕业于金融系,混迹于IT圈,偶尔写理财,偶尔写职场,我是Elyse,很高兴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