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就是大脑中用于做决策的工具箱,拥有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1.做决策
flint职业生涯有25个目标,巴菲特圈出了他认为最主要的5个,flint认为,他应该立刻着手实现这5个目标,剩下的20个以后慢慢实现,但巴菲特告诉他,没有圈出来的20要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不要花任何时间和精力在它们上面
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有具体的目标,你才能反复推演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路径,才能在每天早上睁眼之后明白自己应该围绕什么东西优化和努力。我听过的另外的一个很好的表述方法是:将开放式的问题变成封闭式的问题。而“什么都能做”或者“所有方向都可以是方向”是最可怕的,对于个人或是企业都是如此。
专注很有力量。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尽管“专注”和“聚焦”的概念已经被现代人提及的太多,但真正能做到准确地辨识自己的欲念,去除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的人,还是少数的。
比起有为,有所而不为可能更关键。没有选中的那20个目标,肯定也是你感兴趣或者有意义的,所以你可能很容易找各种理由去在那些目标上花时间。但它们才是默默消耗掉时间,转移你的注意力,又不能真正产出成果的事情,这种目标比看起来明显就很愚蠢的东西(打游戏)更加危险。
2.3个10原则
我们大多数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个问题:不考虑这个决策可能带来得长远影响。这时候你可以根据3个10原则,这个原则就是:
这个决策在10分钟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决策在10个月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决策在10年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3.忽略结果(不根据结果判断决策的正确与否)
我们做某一个决策的时候,是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的,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掌控决策流程的。
每当我要做一些重大决策时,我都会向周围的人咨询意见并得到反馈,包括我的管理团队,董事会,员工和客户等,这样我就能够了解每一个人的看法,我采用的这套决策流程能让我及时地降低决策风险。
不管事情进展得特别顺利还是特别不顺利,你都要保持稳定。
忽略结果,来看待决策,可以提高你做出高质量决策的几率。
4.正确与非共识
想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你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因为共识通常都是错误的。你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视角。想要在创业中获得成功,就不能与共识为伍,不循规蹈矩,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多数时候,你的决策都是错误的。然而,如果你一旦做出正确的决策,市场给你的回报也会是巨大的。
5.【3】的法则
当你试图说服一个比较资深的人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定要给出3个原因。不是2个,也不是4个,要正正好给出3个原因。
6.有竞争力的护城河
巴菲特的护城河主要有4大因子:无形资产,客户转化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
无形资产:品牌,专利,特许经营权(独家生意)等这类资产。
客户转换成本:这个 和客户转化成本不一样,客户转换成本就是,比如PS,如果现在停止这个软件,整条产业链的从业者培训成本不可想象。
网络效应:如果客户在网络上很容易且很方便找到你,那就是占据网络优势
成本优势:特殊的流程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众不同的资源,较高的市占率等
在考虑竞争优势和策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你未来将构建起什么样的护城河,这能够帮助公司抵御任何竞争者的入侵,从而获得长久性的胜利。
7.网络效应和临界规模
网络效应是指,当一个产品的用户数越多,该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就越大,这反过来又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该产品。
没有什么业务的规模化扩张速度能比软件还快,也没有什么能比网络效应更能高效的为公司业务构建起安全的护城河。通常情况下,公司用户数一旦达到临界规模,触发网络效应,公司就能通过规模经济赢得巨大的成本优势。由于网络效应显著,先发创新者可能会实现赢家通吃。
8.博弈论
对弈双方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就是:选择一种能够让你的竞争对手的最大优势最小化的策略。
9.金字塔原理
根据金字塔原理:要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中的核心思想:先确定最顶层的目标,然后用思维导图设计出实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