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那年美术备考,最爱的时刻就是在明媚的午后,躲在自己的小房间,听着音乐画画,看着阳光一寸一寸的在地板上游走。
那份充实又温暖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那时,我才意识到,一个美好的环境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的。
后来,上了大学,读了设计专业,成为了一名软装设计师,很顺利的进入到了顶级的设计公司工作。
也曾经跟着《梦想改造家》的几位老师、沪上知名的软装女魔头等大咖前辈做了很多的售楼处、样板间、豪宅,希望可以通过工作,把自己对于“家”的那份感动传递给更多人。
随着工作的时间越久,做的项目越高端,我却越疑惑。
样板间、售楼处并不是真的用来居住的,豪宅也只是少数人可以拥有的。
那真实世界中的大多数呢?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家可以带给他们幸福与能量么?
带着这个疑惑,我成为了一名整理师。
整理师这个职业很有意思,我可以进入到不同的家庭,通过整理的方式与居住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随着入户整理的时间越久,疑惑消失,我开始苦恼了。
苦恼来自于那些曾经在我的设计方案中呈现的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与真实居住环境的巨大反差。
每次的入户整理,都会令我大吃一惊。
有的家庭,玄关堆满鞋子,门都打不开;
有的家庭,衣柜被塞到爆炸,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某件衣服,只能翻看淘宝的购买订单;
有的家庭,书桌早已失去学习工作的功能,桌面物品随时要崩塌掉落。
几乎所有的居住空间,对于物品没有收纳概念;几乎所有家庭,收纳柜体格局不合理。
收纳,真的不是告诉硬装设计师:我们家要多点收纳空间。于是设计师在图纸上多画了两组柜子就够了的。
好的收纳空间,要适量、适态、适位、适体。
如果设计师都不了解你的物品数量、属性、特征,如何做好收纳的设计呢?
在成为整理师的这些日子里,我听到过来自身边朋友的无数声音,有人支持、有人好奇、有人不看好,有人说:你转行了??还有人说:好像保洁阿姨。
至于我,到底是高大上的软装设计师,不知为何物的收纳设计师,还是神秘的整理师、高级保洁阿姨?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想帮助所有人,让辛辛苦苦花钱买来的房子,变成真正可以给予幸福与能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