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哭吗

001


前天在看朋友圈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以前同学发的关于她孩子的状态。

大意是,她对儿子很严格,虽然有时会反省有没有必要,但马上就会告诉自己,男孩子就该严厉一点,坚决不能宠。而且也自认为这种教育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她孩子一般不会在她面前撒娇,在外面也很少要她抱。只是,孩子在爸爸以及爷爷奶奶面前则完全是另外一幅状态。动不动需要抱,时不时撒撒娇。

幸好还有温和的爸爸和爷爷奶奶可以撒娇,这样情绪还是有地方排遣的。我看完后感叹到。

002


带孩子去打疫苗,由于每周只安排固定的两天,所以人特别多。排了很久的队,然后走到了注射室。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

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小男孩,大概三岁不到的样子。当他被妈妈抱到医生前面,挽起了袖子时,泪水已经涌上了眼睛,嘴唇两边也下降了,要哭了!

就在这时,他妈妈说:宝宝是男孩子,要勇敢,打针不疼!然后孩子看了妈妈一眼,硬是憋着没让眼泪流下来,当针打完后,孩子眼睛都憋得通红,结果还是无声的掉了眼泪。

我在旁边看着直心疼,特别想朝他妈妈大声说一声:让他大声哭吧!都给憋坏了!

003


孩子坐在客厅的爬行垫上,极其认真的在那扣纽扣。表情严肃,目光笃定,两只小手分别拿着衣服上纽扣的两边。小心翼翼的对上去,再快要对上去的时候,马上用力。

但由于太小,空间感不是特别好,力道也使不上去,试了六七次后,都失败了,突然就哇哇大哭。

我立马跑过去,抱起她说“宝宝是因为想把纽扣扣上去,但是没有做到,所以很沮丧”,然后重复了几句“宝宝很沮丧,很生气”。

过了一会儿,孩子平复了一些后,我说道:

“妈妈跟宝宝一起来扣纽扣,好不好?”

“好”,孩子立马挺住哭,含着眼泪水坚定的答应了一句。

004

孩子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一般在内心有情绪产生时多会以哭声来表达。生气,懊恼,愤怒,害怕,……我们需要做的是陪着孩子,让孩子把情绪流露出来,并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这样慢慢地,孩子会认识到自己不同的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能处理好自己情绪的人,一般都不会活的压抑或痛苦或纠结。

而我们现在很多父母都是看不惯孩子哭得,觉得是懦弱胆小的表现,尤其对男孩子尤为苛刻。

试问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有几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别说认识了,连接受都做不到,会把一切让自己不平静的情绪都视为不好,是应该打压的,所以就会烦躁,就会焦虑,就会惶惶不安。

但情绪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当我们不能接受它们,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内在永远都会是纠结的,自我矛盾的,内心的各个部分都是失衡的。这样的人,心里很大的能量都耗在了与自我内在情绪作对上,又能谈何真正的快乐而言?

所以,不要再让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了。如果你做不到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最起码也要抱抱他们,给予一些安慰也好,千万不要去指责他们。

005


孩子是天生希望让父母开心的。如果父母的要求与他们内在的需求或欲望不同时,他们会隐藏或压抑自己的需求或欲望,而去迎合父母的期望。长此以往,他们的心智淹没在父母的指令与期望中,渐渐丢失了自我。

所以,再也不要用那些冰冷的词去要求孩子了。在孩子想哭的时候,什么勇敢,什么听话,什么乖,什么不要哭……都统统滚蛋!

先让他们痛痛快快的哭一场,让他们的内在情绪不是被压抑,而是流动起来!这样的他才能更接近自我,活的更加的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