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时不孤独,两个人时不抗拒

我给一个女孩送了一轮月亮


作为女性,在情感方面最好的状态是什么的?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我看来,女孩子在情感方面最好的状态是,保持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独立,可以与孤独友好相处,同时也能一直保持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意料之外闯进自己小小星球的另一个人,无所谓性别,也无所谓年龄,只在乎灵魂是否契合。简而言之,一个人时不孤独、两个人时不抗拒。

中学时期,尚且稚嫩的我们总是喜欢成群结队,需要人陪。女生会约着一起上厕所、一起去操场看隔壁班那个打篮球很厉害的男生,男生则会约着一起去网吧、一起去老师办公室为了一道物理题争执不休……

稍微大一点了,站在人生的分岔口,你往左、我往右,那时候才隐约地意识到,原来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万千的决定和选择在等待着我们,再也没有成群结队,只有形单影只。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有些许偏题。我想表达的是,正是一个个不同的选择,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而它们的终点,无一例外,都是孤独。所以选择在情感上自我独立的女孩子很聪明,她们从一开始就在生命长河上正确的方位游荡着,虽然她们中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可她们依旧令人羡慕,因为她们拥有了人生主动权,独立于他人成为了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精神独立的女性,就有相对而言不那么独立的女性。

有一种女生,她们绝对不允许自己的感情生活有任何的空窗期,总是步履不停地在找寻下一个人,似乎这样,当她们面对生活中种种障碍时,能不那么害怕;当面对世界变化不停时,才能觉得不那么空虚无助。哪怕有些时候,那个陪着自己的人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长此以往,直到有一天,她们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一个人生活的能力,依附别人存在成为了她们存在的价值。

并非是指责这些女性,这不过是一个个选择堆叠下的结果,本就无可非议。只是内心总是希望,我们女性能更独立一些,能先成为“我”,再成为其他的身份。

凡事过犹则不及,有另一种女生,她们不喜欢也不能接受有其他人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她们推开每一个尝试靠近自己的人,在内心为自己造一座铜雀台,牢牢地锁住自己的灵魂,不让外人进来,自己也出不去。这并不代表她们精神世界足够强大,相反,她们在不接纳他人的同时,连自己都无法接纳。在心理学上,这样的行为被称为“亲密关系恐惧症”。既然被称为“症”,也证明这确实是一种至少在社会绝大多数人看来不合理、不正常的行为。我自然也不希望人“独立”到这般狭隘、隔绝的地步。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真正精神独立的人,是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感到孤独,当和别人在一起时,不会感到抗拒也不失去自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离不开只是自我内心深处并不愿离开罢了。愿全天下的女孩子,能坦然安心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不会觉得独处时无聊无助;也能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体会到“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并且能保持自己最喜欢的状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1512.02325.pdftensorflow源码链接:h...
    张磊_0503阅读 23,529评论 0 10
  • 今晚回家路上,女儿絮絮叨叨说了好多白天上学的事情,今天考了信息课,她完成得不错,老师挑了他们熟悉的课文打字,还好是...
    小芳_a598阅读 1,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