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婚姻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三妻四妾,三妻四妾并不是指妻子有很多而是指妾有很多。中国实行时间最长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多婢多姬制。

原始社会的婚姻是一个氏族的男性或者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去,属于群婚制度。群婚制度没有任何的辈分,血缘家庭的概念,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开始慢慢的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萌芽,那个时候结婚丈夫是不跟妻子住在一起的,结婚后女方还是住在娘家,只有男方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去女方家里,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低下造成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出现了一夫一妻多妾制。到了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礼制崩坏,就出现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叫野合。到了春天大家都出去搞海天盛筵。当然只是在当时才有这种事情,当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后,一夫一妻多妾制才算是真正推广开来。

在古代妻子的地位是与丈夫平等的,而妾的地位是比妻子低的,立女妾,只要是有妻在的地方妾就只能站着,妻子跟丈夫坐在一块吃饭的时候 妾只能在旁边端茶倒水。婢跟姬完全就是私人财产可以随意买卖,妻必须是门当户对,明媒正娶回来的,妾一般是出身比较寒微以半买的形式弄回来的。而婢一般是难民的孩子,姬是罪人的妻子、女儿。

妻不可能成为妾,妾更不可能成为妻。如果妻子死了或者是被休了,必须再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明媒正娶,不能妻子死了直接把妾当妻子。妾也不能是说纳就纳的,妾一般是什么时候纳,妾是在妻生不出儿子的时候才可以去纳妾,妻要是生不出孩子就可以直接休了。

休妻跟也不是说休就休的。中国古代休妻有七个标准,第一个就是不孝顺丈夫的父母,第二就是不孕症,第三是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第四是嫉妒,比如嫉妒丈夫对妾好。第五是口舌,口舌就是出去跟别的妇女说别人的闲话,第六是患有恶疾,比如天花 肺痨等,第七是盗窃。

有休的标准就有不休的标准,不休有三个准则叫三不休,第一个不休就是有所娶无所归者不休,简单来说娘家没人了不能休,第二个不休 与更三年丧者不能休,给婆婆或公公守过孝不能休,第三个不休先贫贱后富贵不休,一块共患难然后发家了不能休。

其实只要想休什么宗室礼法都管不了。

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1950年新中国成立第二年颁布了婚姻法才真正确立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