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为了备微课,就有一点小焦虑,因为周末还有公益课,所以说两者的压力叠加起来,会让我情绪不太稳,心情也有点急躁。上班的时间,我也是一直在查相关的资料,做一些课件。 突然的就感觉到心有些累,因为感觉到这些东西不是我的,所以说我用起来也没有那么顺手,突然就找不到了方向。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让自己先停下来,因为与其在这种焦虑中煎熬,不如让自己放松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而且如果绷得太久的话,会让自己感觉太辛苦而承受不了!吃完晚饭我就在家里洗洗衣服、打扫起卫生,两层楼的房子和楼梯,一间一间的拖过来,随着他们逐渐变得干净整洁,我的心好像也清爽了很多。我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打扫房间就像一相当于打扫自己的心灵,整理物品就是在整理自己的内在”。在这同时,我听到了周青老师在群里的微课,跟讲师班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说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做了很多的调整,连贯性、逻辑性、层次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让我也更加的敬佩周青老师,不愧是我们的焦点实践派大咖,不断的调整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太强大了!同时对我也有了很多的启发:原来相同的内容也可以讲出不同的风格,也可以有不同的收获!那么我怎么把我的这个课程跟焦点结合得更紧密一些,层次更分明一些,能让听众有收获呢?好像内心的某一个点被触动到,有了一些头绪和思路,那么明天就开始行动吧!
真的是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当我们觉得很辛苦、很累、很迷茫的时候,也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让自已停下来,哪怕是发发呆、哪怕是做一些清扫的工作。也许这个慢、这个停,都是很有意义的呢!
当然我们的焦点不仅仅是对于来访者、对于周围的人、对孩子,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也要去“贴着“自己走,当自己想放松、想停一停,歇一歇的时候,一定是有它的重要意义的。那就,给自己一个允许和接纳,理解和共情,允许自己暂时的放慢脚步,允许自己有发呆的机会,允许自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也允许自己透口气儿缓一缓。就像是一首歌唱道的:转角遇见爱。也许转一个弯,我们就可以有不同的思维和视角呢,就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呢?谁知道呢?
当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跟自己呆在一起,看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去多关注一下他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和自己相处,并且让自己更加的,积极阳光、自信乐观、开心幸福。我们学习心理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加开心、更加幸福,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的了解人性,拥有自己不同的人生态度、思维脉络吗?
停一停,缓一缓,也许就是一种关爱自己、成长自己的好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