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

在我们印象中的乞丐,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丐帮”,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江湖帮派。其实真是的乞丐生活是非常凄惨的,更何况是在封建社会时期。

说起乞丐,衣衫褴褛、头发乱糟糟,手拄着木棍,身上带个破碗的形象便出现在脑海中。在古代,乞丐的社会地位确实很低,低到任人践踏的位置。因为生活所迫的人,很多,有的是因为疾病,有的是因为灾难、也有的是身体的缺陷没有办法维持生计,只能靠这样的方式混饭吃。

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位乞丐,虽然身份地位,却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他叫——武训。

武训,是山东冠县人,自幼家庭贫寒。连名字都没有,因为在家排行老七,就被称为“武七”。训是后来清廷赐给他的。

他七岁的时候丧父,有没有钱上学,只能以乞讨为生。十四岁在人家当佣人,因为没有文化常常被侮辱,打骂是常有的事。

没有文化寸步难行,就连当个佣人也遭到如此对待,于是武训决心行乞兴学!

自20岁开始,他开始了他的乞丐的生涯。衣衫褴褛、身挂破布袋、手拿铜勺,四处乞讨,足迹遍布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多个省份。

省吃俭用、一路行乞的他在30岁的时候,攒了200余吊钱

数十年的时间,风餐露宿。一边行乞一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我攒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在他48岁的时候,已经购置良田230亩,积攒了3800余吊钱。

50岁的时候,他花掉4000余吊钱,兴办了第一所义学院——“崇贤义塾”。

52岁兴办了第二所、58岁的时候兴办了“御史巷义塾”。

他一生的时间都在为兴办义学院而努力着。

武训,一生未娶。他跪求贫寒人家送孩子去上学,亲自跪请有学识的人去教书。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有着深切体会。他以强烈的同情和博爱之心去解救这些深受贫寒之苦的孩子。他年少的经历是他永远无法忘怀的。看着自己兴办的义学院,在光绪二十二年,听着学童们朗朗的读书声,他含笑离开人世,享年59岁。

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参加他的葬礼,沿途观看者不计其数,师生的哭喊声震耳欲聋,乡亲们也是纷纷落泪。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作为乞丐这样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一员,集万贯家财兴办义学院,教育无数穷苦孩子。

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称为“千古奇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又结束了呢?写作自虐营结束了… 经过两个月的自虐,我竟然还对手机这个冰冷的物体产生了感情,一天不更文就...
    徐嘉M阅读 303评论 2 3
  • 文/ 陈皓 迎着即将落山的夕阳 撩开深秋傍晚的夜幕 让跳跃的心情与诗情画意 投射在地平线上 枯萎的野草矗立在飒飒的...
    沂蒙文学阅读 1,348评论 17 37
  • 一直想升级情感,一直想知道真相,可之前转换升级过两次都没成功,反而每次转换前特别有感觉,后来一碰就碎,心里特别难受...
    思言悟语阅读 182评论 0 1
  • 《七绝·赏櫻》 文/梧桐堤上櫻花灼灼开,丝丝惬意入情怀。枝头烂漫春将闹,树下游人把酒来。 梧桐(诗人) 一个古典...
    乐健君阅读 1,804评论 18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