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得2017.06.20

今日问题

1.来自薛兆丰:很多人会说我不是不赞成收拥堵费,关键是收了以后这些钱用在什么地方?

2.来自吴军:你是否愿意花三倍价钱购买完全放心的有机食品?

——第一个问题,我们这边从A到B有三条路,县级公路,收过路费10块,一来回20。村级公路两条,一条绕远2公里,收费一来回5元。一条绕远3.4公里,不收费。很多时候,大家都选择不收费的那条。偶尔走收5块的,实在着急了,走收20的那个。不过三条路从来没有堵过车,关键还是路长车少。

我赞同这个观点。

这个问题很多同学不赞同的一个原因是:这是俩问题,后面和前面没有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这个对,但是有没有相关性呢?“商家挣了钱,你不会去管他花在哪里”那你凭什么管收的拥堵费花在哪里?这个思路也有问题。商家是私人的,而道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国家修一条路的时候,征地补偿一系列动作,都不是个人之力能搞定的。在这里,有相关性的问题,就得考虑。路是肯定会被磨损的,收了钱不用在路上,那迟早也变泥坑路。专款专用,不用国家补贴就是很好了。比如那个收来回5块钱的那条路,收的钱除了修补路面,还够三个人的辛苦钱,还有多的,就上交了村里了。如果收的钱不给上面交,那大家当初就不会修这条路了。

下面好多同学都把第二个问题变成了:我不是不愿意花三倍价钱购买有机食品,关键是有机食品是否真的有机?吴军老师已经描述了“完全放心的”这个定语了。所以,你就说买不买就行。

我的答案:不买。

我就是那种“吃转基因不眨眼”的人。在我看来,基因表达出来的物质和以前是一样的,只是生产它的载体变了而已,不影响健康。所以有机无公害对我来说,没有大的吸引力,严格的有机标准,土地类型等都要考虑。就说一点:植物光合作用的时候从气孔进去的二氧化碳,干净吗?雾霾到处漂,您那种地的土当真没污染?首先,营养就算是高一点,但是还跟个人的吸收能力有关系。其次,我觉得“完全放心”的食物,在我们这里实现不了。

今日得到

1.来自刘润

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创新可以复制,灵感可以生产。

系统创新思维五大策略之一——减法策略

第一步 列出产品的组成部分。

第二步 删除其中的一种成分,最好是基础成分。

第三步  想象这样做的结果。

第四步  明确这种产品的优势和市场定位。(大家努力不让“不可能”三个字脱口而出。)

减法策略举例:

举例一 没有表面活性剂的洗衣液——衣物柔顺剂

举例二 没有录音功能的录音机——随身听

举例三 没有强大照相功能的照相机——手机摄像头

举例四 没有耳机线的耳机——无线蓝牙耳机。

举例五  把手机键盘去掉——苹果手机。

举例六 住宿不给床——爱比迎。

举例七 不让老师讲课的课堂——翻转式学习。

埃隆马斯克的做事风格可以引申出第一性原理,也可以引申出任务分解。任务分解是创新,任务分解后再减少也是创新。

2.来自吴军

全食超市的经营理念是顾全六个利益相关者,即顾客、雇员、供应商、投资者、社区和生态环境。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顾客满意本身就是利润的来源,而顾客的满意来自于优良的环境,包括社区环境,而优良的社区环境又来自于大环境。

亚马逊最终会将线上和线下服务连接起来,商业的本质是为了让顾客多花钱,而不是为顾客省钱。商业上有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但是也有些获取高端用户树立榜样再利用榜样的力量往下渗透的做法。商业和生活的结合将是未来商业的特点。

——吴伯凡老师说要想着穷人的刚需,李笑来老师在教导:要想着消费者认为的刚需。定位要准。今天同学分享了三个词:幸存者,挑战者,领路者。我觉得这三个词顺序可以变一下:挑战者(创新就是一种挑战,在现有的基础上的挑战)——领路者(当你发现了一种新模式的时候,壁垒又不高的时候,大家就会一窝蜂地涌进来,你就被当做了领路者,但是要跑得快一点,否则就会被踩踏致死)——幸存者(这个时候,也算是小有所成了,继续进入下一个死循环)。

今日杂感

“每当一本书看到快结束,就舍不得翻完……”

“这就是你拖延的理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