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魔方》第六章论虚字

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词语的分析之二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有时凭着虚词的帮助,意义和境界也能延伸出很远,尽管虚词本身单独抽出来,也许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味。如:

一,“自”字的分析:“转从虚字出力”

“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

“若不用由于字二字,则余八言凡亭子皆可用”。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二,虚字的意味:传递感受与曲折意思。

如“欲哭无泪”“欲语还休”,加上了表示心理状态的“欲”“还”构成的转折吞吐,更能让人感到你心里的哀婉悲伤。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欲,才能,显得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意思中再加意思

不用虚字有时能增加意象却不能够增加意思,意思多不是意象多,更要紧的是详尽委婉曲折的情感过程,构成回环往复的一脉流动。

四,唐宋词之间:虚词与以文为诗的风气

后世批评虚词在近体诗中的使用意见居多,这里面有一个绝大的背景,就是对唐宋词的价值评价。批评者觉得唐诗用虚字少,宋诗用虚字多,而用虚字就是宋诗不如,唐诗的地方。实际上这种说法并没有多少道理,穿上来自对唐诗,尤其是对盛唐诗的偏爱,而不是对诗歌艺术的语言分析。

在诗歌里,拾起的变化,只是意味着人们所接触的世界的变化,而是虚词的变化,则意味着人的思维的变化。

当白话诗以日常语言里常有的句式,常有的虚词大量用在诗歌里的时候,诗歌大变局的时代就会真正的来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歌史就是语言的变化史,诗歌就是从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中产生的。中国诗歌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最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除了古...
    亲亲氧气阅读 599评论 0 0
  •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场心理学讲座,在课程里完成了情绪状态、疲劳程度、自我照顾类的一全套自测题。完成后我发现,...
    沙子0001阅读 2,512评论 49 76
  • 静守一场梨花雨 文//紫陌 还在期待与雪花共舞一段浪漫,三月,就这么毫无准备的到来。烟雨春草初生,东风吹过,燕子...
    紫陌x阅读 824评论 8 15
  • 一排枪声响过后 十二只蜂虎飞进来 陶瓷的 摔在地上就碎了 棍棒在门口胡乱地支撑着 几十里的水路 旁边的老人睡着了 ...
    下山丑勺阅读 131评论 0 1
  • 关于访问网络url报错是因为苹果官方已经默认不让开发者使用不安全的http通信协议了,而是建议开发者使用安全的ht...
    BrumeLoong阅读 4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