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千里马

思辨类创意教学活动设计

【创意教学活动设计】

写作训练:小议千里马

结合对《马说》中韩愈观点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

思考:应该做一匹等待发现的千里马,还是嗷嗷叫的千里马。

提示: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用道理来论证你的观点。

拓展阅读材料: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

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士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

个普通士兵效力呢?

猎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去当

猎人的苦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马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机会。

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我就是

你要找的千里马啊!

1

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马摇了摇头。钦差大臣又问:那

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马摇了摇头。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

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

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它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你老了,不行!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

【创意教学活动设计说明】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中借伯乐相马的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的观点,“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初登仕途,怀才不

遇,将所有的原因归结为“伯乐”有眼不识泰山,此时此景,将满腹牢骚以一书

“马说”吐槽而出。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不是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

昧,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懑之情。

而材料中的故事则是在写千里马自视清高,自认为自己才艺超群,对待伯乐

的赏识却拈轻怕重,挑三拣四,最终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比较两文本进行阅读思考,伯乐之于千里马的是否是成才的必要条件?真正

优秀的千里马应该以怎样的生命姿态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做等待被发现的

千里马,还是做嗷嗷叫的千里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用道理来

论证的观点。

思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看待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

“千里马”,是坐以待毙等待被发现,还是主动站出来被别人看见?即使被看见

又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示人?是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还是以空杯的心态去不断激

励自己上进?这些都是人生态度和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怎样在初中学段发挥批判性思维阅读教学应有的价值

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语文阅读教学理想效果的达成需要授课老师利用学生对知

识的渴慕,唤醒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表达心得的需求,更需要适时增添阅读反思和

批判环节,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不能仅仅局限于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更应该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篇章中所折射出来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不能以表面的意义限制学生的

思维,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是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背景、

2

人生体验、认知能力基础上,来深入事情的本质进行理性甚至是批判性的思考。

并结合所学的论证方法加以套用,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事实或者道理论据

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2022年4月6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