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

                    清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近,袁枚小诗《苔》很火,为什么时隔300多年,它在朋友圈里这么火?带着疑问我上网搜了央视《经典咏流传》2月16日播出的一期节目,我是流着泪看完的。太震撼了!

  传唱人梁俊2013年来到贵州省石门坎支教两年。在这里,他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区学生传唱。《苔》这首诗入选,是因为梁老师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我要告诉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评委和听众泪流满面,朋友圈一再转发,不仅因为这歌声浑然天成、质朴无华,是脂粉气、铜臭气和虚情假意的歌坛的一股清流,更在于,它继承、弘扬和放大了中华民族的固有精神。自古以来,我们都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是管好家庭、治理国家、保天下平安的基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高位者可以为国为民尽职尽责干大事,而普通士农工商、贩夫走卒,若能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国忧”的情怀,固然高尚;倘或不能,也应管好自己,持节守身,做一个好父母好子女。无论穷达,修身为本。

  《苔》这首诗,传递着“普通人也要做好自己”这样一种精神。向阳花木早逢春,而苔,却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自生自灭,自得其乐。一个“恰”字,言尽其无人态。它可以像牡丹一般开放,但是否像牡丹那样被人赏识,它从未在乎。

  社会,需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只有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这样把自己做到最好,才能铸就“工匠精神”。这“工匠”,不是大师;它是苔,不是牡丹。

  做人做事向苔学习。苔花虽小,神比牡丹。无论苔花还是牡丹,他们都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只有苔花也能怡然自得开放,才能成就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这,正是梁老师教给孩子们的。平凡而卓越,才是教育的真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0章 引言 如今的互联网世界里,很多产品的体验和业务流程,可能都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差异不大。于是,决定一...
    添宝老师阅读 9,307评论 2 60
  • 刘畅 咨询主管【日精进打卡第60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1遍 共89遍 《大学》1遍 共90遍 【经典名句...
    瑶瑶_8f95阅读 1,014评论 0 0
  • 【日精进打卡第59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2遍共86遍 《大学》2遍共86遍 【经典名句分享】 视之不见,...
    蔡瑞雪阅读 715评论 0 0
  • 奴街。三里落花。 “恭迎秦将军凯旋回城。”远处传来传哨兵嘹亮的声音,随之而来的就是急促密集的马蹄声,连奴街上平时喧...
    北方先生阅读 2,880评论 0 1
  • 今天是你的牛踏脚,作为你曾经的下铺兼饭友,除了祝你越来越多漂酿,更重要的是要快点找个“蓝盘友”啦啦啦~~额~~~这...
    拾忆y阅读 1,7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