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4 产品模型

纯摘抄,原文:什么是产品模型给产品提意见

前提

1、对市场方向有正确的判断

你进入的细分市场在最近几年是有机会的,有前景的。

2、对用户有正确的判断

谁是我的目标用户?典型的用户场景是怎样的?用户需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用户需求的强度和频次是否能支撑一款新产品?

3、对竞品有正确的判断

在竞品的挤压下,还有多少痛点是用户很在意,竞品为满足的,还有没有自己插身立足的空间。

模型

1、针对市场痛点,我应该提供什么服务才能帮到他们?

2、我提供的服务,是否可以提炼为用户容易感知,容易触动的关键字,一下子打动他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通常是用户需求抓得不够准,痛点不够痛。

3、我在营销方面的手段和经费,是否能将产品卖点清晰准确地传递给“一大票目标用户”?

4、除了产品本身的吸引力,还有什么运营手段可以帮助我调动和黏着用户?

5、产品盈利模式,至少是盈利方向在哪里?盈利/开支/增长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换算公式?

架构

1、数据框架

2、交互框架

3、运营框架

当以上框架全都理出来了,就得挨个去填充验证。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1、对投资人

讲市场与竞品,痛点与解决痛点的方法

2、对团队

除了这些,还要讲数据与交互框架,运营与营销框架

3、对媒体和外行

仅仅讲痛点就好了

失败案例

1、自己不是目标用户,对目标用户理解太浅

2、对目标用户定义太广,追求面面面俱到,反而没能对任何一类细分用户提供打动他们的服务,违背了“少即是多”的产品美学

3、痛点真实存在,也可以被满足,但是强度和频次还无法抵消下载一款App的心理成本

4、市场过于小众,使用频次也不够高,产品增长缓慢

5、短期的新鲜感过去后,缺乏长期的粘性,用户大量流失

6、产生大量沉默用户后,依赖特殊的唤醒场景——通常是强劲的品牌效应,有某个需求时首先想起谁。然而品牌声誉没能达到那个高度

7、实现不了预期的高品质服务

8、提供高品质服务成本过高,当增长率低于某个数值,则服务无法维持

9、面对面讲给别人听,都觉得概念不错,却没法做简明扼要的提炼,于是推广时转化率极低

10、服务虽然很好,但推广不吸量,又缺乏有效的病毒传播模式,以至于增长缓慢

11、目标用户群过窄,推广很难精准命中

12、推广未命中精准的目标用户,导入人群太杂,互相冲突,对社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13、对于一款强运营的产品,没提前做好运营准备,仅仅做好产品本身,用户是不会排着队自动跳进去玩的

14、从盈利模式逆推,必须做到足够低的CPA(cost per acquisition/action)以及自发传播量,足够高的增长率,才能验证模型有效,然而并没有做到

产品建议的专业姿态

产品建议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对产品模型提意见

2、对产品架构提意见

3、对核心模块提意见

4、对内容与运营提意见

5、对交互体验提意见

最重要的建议是1和2,1涉及对那个市场和用户群的深入理解,2涉及产品目标规划。

重要度次之的是3和4,但也得自己是目标用户才能侃侃而谈。

大多数的外部观察者只能建议5,然而交互体验是产品最无关紧要的部分,体验达到70分以后,高几分低几分对最终结果全无影响,如果70分都做不到那是团队太弱,你的意见同样毫无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