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而写

前几天在简书上投了好几次稿子都没有被采纳。

我觉得我写的还是可以的,虽然不比那些大师,但是和我在简书上看过的其他文章相比,即使没有他们好,也和他们差不多。

后来我看了首页编辑给我的链接,关于什么样的文章会被采纳。看到了其中的一条,就是收读者群体喜欢。

所以才会有好多关于游戏,关于职场,关于人际关系维系的一堆水文,这些文章你刚刚看完会觉得真是十分之精辟,但是仔细回想又觉得有些不对。

对于这种文章,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的绪论中给出了一个十分恰当的解读:那些我们自以为是智慧的东西,或许只是精炼的愚蠢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在像简书这样的平台上看关于社会,政治,经济,职场的文章的原因。网络上的门槛太低,谁都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一些好文章,但是胡说八道的文章还是不少。

有人会说胡说八道的文章不看就行了呗,那么就回到了咱们之前讨论的问题。精炼的愚蠢会被当做一种智慧。

这只是网络平台的一个小小的弊端,对于读者来说,这种弊端的伤害还是很小的,因为只要你静下心来想一想或者再把文章看一遍,高下立判,好坏自知。

但是对于作者来说,这就让他们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误区,因为网络平台利用阅读量来判定作品好坏的方式会使作者为了阅读量而写一些迎合大众的东西。

写作是为了自己的心而写的,从一个人的文章中你可以看到那个人真正的样子,善良还是残忍,睿智还是愚蠢,冷静还是疯狂。

那些真正的大师,无不是在写作中寻找自己的内心并把他们展现给世人。

只要是那颗真诚的心,就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我从《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体会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悲伤。面对比战争还要残酷的灾难,人类的苦痛,苦痛中的献身,献身中爱的流动。

我从《百年孤独》中体会到马尔克斯的孤独,一个家族百年的不被理解,正如人生一场,知己难寻,孤独终老。

我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体会到菲兹杰拉德的疯狂。为了爱情的献身,却终究变成一件悲惨的牺牲品。一生追求那片绿光,却在年复一年的放纵中远去。逆水行舟,最后被推回到往昔的岁月。

我从《飞鸟集》中体会到泰戈尔的纯真。夏天的飞鸟好像也飞到我的面前唱歌,我像那光明的孩子赤裸的自由奔跑,不知道猜疑和怨恨。

任何为自己内心而写的,都是为人类所写,都是为世界所写。纵使时代流转,沧海桑田,那些珍贵的情感和智慧的结晶都会被我们一代一代的子孙继承,真正的经典历久弥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晚上看了一篇上一期的同学卫红教练采访姐夫老师的文章,问姐夫五年后的理想是什么,姐夫的答案是:旅游和写作。让我看...
    斯嘉莉阅读 317评论 4 1
  • 原来我一直以为写作这东西,就像是写日记,写给自己,记录下个人的成长在记忆中,等老的时候慢慢看,慢慢品味人生。 小的...
    领后小小记事阅读 205评论 0 1
  • 让日记点亮我的人生,日记是一个记录自己工作生活的万宝书。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工作中的应变力、决断力,适应力,都会在这...
    吴晓明阅读 358评论 0 0
  • 1. 为读者? 什么样的文章会广受欢迎呢?忘了哪位老师说过,「对读者有用的文章,才会广受欢迎」。这是多么简单而又深...
    AaronWu阅读 617评论 0 5
  • 在这个快速、苦逼的时代,偶尔还是需要一点鸡汤文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
    三小虫阅读 428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