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孩奴”建筑师

每个做父亲的,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过上最好的生活,从而补偿自己成人世界里的缺憾。

作为新晋不久的老爸,我满怀感激。可行业不景气,很多物质暂靠孩儿她妈。我只能发挥建筑师的专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辗转腾挪。

在家里装修这件事上,我就当仁不让了。

1.为女儿降低了洗手台高度。(没想到我有个逗比师弟,给儿子专属了个洗手台,自叹弗如!)

2.客厅功能复合化,为女儿打造多功能厅

a.电视模式

b.书柜模式(就等女儿来塞满)

c.找东西模式

d.黑板模式

3.半敞开厨房,开启神奇“看娃“模式

4.软装上考虑儿童收纳盒

5.标识上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素材来自于这里

物质生活不可或缺,但我们同样对精神有追求。

如何去爱一个孩子是需要学习的,我把前段时间看过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拿来和有缘人分享。

心得如下,给当爸的共勉 :

1.好的作品都是朴实无华的,从细微之处感动人。本文描绘的就是日本田间或者乡下的生活,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2.本文促使我决定要带女儿去坐火车,坐船,坐公共汽车,旅行,露营。

3.孩子需要亲近自然,接触同龄或者大点的人。

4.我应该有耐心去聆听她,不打断她的发言。

5.不阻止她的尝试,哪怕是危险的。

6.用心去感知,而不光是用感官,语言,文字。(适用我和她)

7.有趣和无趣,边界很模糊。对成人和孩子,可能截然相反。

8.参加多些反地域和时差的体育活动。

9.不要避讳生离死别和人的本源。


当建筑师不易,当父亲也不易,当建筑师老爸更不易。

我们能做的很少,如果再不用心去做,那就没什么可做的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