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什么?习惯就是我们做事是自然的、自觉的、不费多少力就能去做的。就如有东西向我们飞来我们会闪、每天早睡早起、饭前洗手、出门前化妆等等,这都是习惯。我们做事不成功,往往是不能把事情坚持做下去。如果我们从做工的第一个月开始存钱理财,10年后、20年后,我们的财富会有惊人的数字;如果我们认真去做一件事,坚持三年,也会成为这个项目的高手。但人们做事往往多数只是3分钟的热度。产生三分钟热度的原因是人类自身的“习惯引力”。为什么我们无法把自己想持续做的事情转化为习惯?因为人类身体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当环境变化时,人类身体会将生理状态维持在原来状态,这一状态称为惯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身体,生存下去。
因此,一旦打算培养新习惯,身体就会开始产生反抗,试图不被新的行为影响。这就是人会产生“三分钟热度”现象的内部机制,也是培养习惯之所以会这么困难的原因。对于人类而言,倒不如说中途失败才是正常的情况呢。
维持现状一旦大脑认定某种行为跟往常一样,就会拼命地维持这种行为,这也是习惯引力的功能。抽烟、饮食过量等坏习惯很难改掉,就是因为大脑认为这些习惯“跟往常一样”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一旦大脑认为某项好习惯“跟往常一样”,坚持起来就简单了。因此,若想要将某项行动转化为习惯的话,只要持续新习惯一直到大脑认为这项习惯“跟往常一样”就好了。这是迎合人类心理的方法。
持续多久之后能够“习惯化”?前面提过,习惯引力的功能之一是“抵抗新变化”。若想要战胜这种抵抗,培养新习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呢?关于习惯化所需的时间有各种说法:二十一天说、一个月说、三个月说、六个月说。不过,以结论来说的话,所需时间的长短依照想培养的习惯的种类而定。因为习惯不同,习惯引力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举例来说,以下三种习惯有可能在相同的时间培养出来吗?① 写日记的习惯② 减肥的习惯③ 正向思考的习惯。
在大家的认知里,不同习惯的难度(也就是习惯引力的强度)各有不同,因“习惯引力”所产生的抵抗强度依行为程度的变化、身体程度的变化、思考程度的变化而大有不同。若是行为变化程度很小,抵抗会较小。不过,如果身体觉得变化程度很大的话,伴随而来的就是较大的抵抗。培养新习惯也一样,因应变化程度的不同,习惯化所需的时间也各有差异。
程度一 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即每天规律的行为,例如,读书、写日记、整理、节约、记录家庭收支等。这些行为习惯根据工作或生活环境不同,比较具有弹性,所以对人类而言,培养行为习惯难度不大。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
程度二 身体习惯身体习惯是与身体节奏相关的习惯。例如,减肥、运动、早起、戒烟、肌力训练等。相较于行为习惯,培养身体习惯带来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较大。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月。
程度三 思考习惯这是与思考能力相关的习惯。例如,逻辑性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等习惯。思考习惯与当事人的性格有关,所以对于变化所产生的抵抗也最强烈。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六个月。如上所述,配合不同的变化程度,培养习惯所需要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就要坚持,等到做这事已经成为习惯,以后继续做,就不再费多大的力,就容易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