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10.7日星期六
今天是中秋国庆双节后第一天上班上学的日子,也是实操班班会的日子。班会上听到一位家长讲了她的问题,院长都给予解答,但是她似乎还很迷茫,找不到答案,院长仍是耐心解答,车轱辘话一遍一遍地重复。讨论区里的学员都听着着急了。当院长问她每日一省写了吗?她回答没时间写,我就想起我自己。我也是断断续续地写,自己不坚持,想写就写,有事了不想写就不写,自己都不坚持不优秀。凭啥要求孩子优秀呢?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别人做到,要想让别人做到,首先自己就要做到——以身作则。
还有院长说的那句“乖—温柔点儿”,让我想起我们平时对孩子态度是啥样的?孩子做错事或是做我们不满意的事时,我们对孩子态度温柔了吗?比如老二下地不穿鞋,我们每次都是啥样的态度和孩子说的,表情严肃,语气强硬—“把鞋穿上,或是穿鞋,别光脚地上跑”,孩子有时会听当下穿上,有时装听不到,根本不理这茬。想想假如我们换成孩子,听到这话,心里是啥感受,啥想法。肯定心里不痛快,你叫我穿我就不穿。
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还学会了,不会好好地说话。偶尔孩子说话语气非常不好,我们听了心里不舒服还要训斥孩子,说孩子没礼貌不懂得尊重大人。其实这是孩子的错吗?不是,这是我们大人没有做到好的表率,没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晚上正好孩子又光脚地上走,老公还是之前的态度,我:“温柔点说”,老公语气变得温和一些,我也温柔地和孩子说,:“乖,下地我们要穿鞋了,秋天地板太凉,不能光脚走了。”说完,孩子乖乖地把鞋穿上了。再次下地时,没提醒就穿上鞋了,我看到了及时给予肯定。之后孩子在地上玩一直都穿着鞋,不像之前穿着穿着就脱掉了。这就是好好说话,温柔的力量,简直太神奇了—感谢院长又一次点醒了我!
这么多年,自己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女汉子,带孩子做家务从不让老公分担,老公也甩手,孩子的学习也不操心,生活上更是不闻不问,只管他自己的工作。记得我怀老二的时候,有六七个月吧,他同事给了俩张观看钢琴演奏的票。他拿回来让我带老大去看,我挺着大肚子开车带着老大去看。他的一个同事,媳妇啥也不会做,孩子上课外班,去医院都是他的同事带着去。有一天,他们需要加班,他同事就不能按时回去接送孩子,我老公就说:“你媳妇不能自己接送吗?”同事就说媳妇干不了,不行等(平时做饭都是丈母娘,丈母娘不在,就得他回去做)。我老公听后自豪地说:“你这娶的啥媳妇?看我媳妇,大着肚子自己还开车带孩子去看演出呢!”咱也不知道老公是咋想的,这是夸我呢,还是“夸他自己呢”。
我就是这样十多年来生活上不依赖,硬生生地活成现在这样,老公不疼孩子不爱的。
今天院长又点醒了我,以后我要慢慢地再变回来,要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