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文学及其他

文史不分家。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史学源于上古巫祝。史官本是与军事阶层可以平起平坐的宗教阶层,只不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权的拥有者开始意识到宗教的威胁,史官的宗教功能逐渐退化,但仍然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

晋灵公非君,赵盾谏言不行,几为所杀,无奈只好逃亡。还未跑出晋国,赵盾族弟赵穿弑君,晋太史董狐直书“赵盾弑君”,赵盾辩解,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而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以其褒贬自在其中。然而不是所有的为政者都是赵盾,后来的史官要直书,需要付出血的代价,甚至付出血的代价也未必能让史书流传下去。有汉一代,篡改《史记》的有几十人,及至唐太宗,直接就节操丧尽,赤膊上阵了。于是,史书变成了“帝王将相家谱”,“相斫书”(鲁迅语),真相渐行渐远。

礼失而求诸野。文学虽起于娱乐,然劳动人民有感于情,发之于声,未始不是当时最好的史料。

人民选择接受艺术形象而不接受历史形象,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于喜闻乐见中,也能窥见当时历史的一些真相,于喜闻乐见间,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所以鲁迅特别重视野史。

试想若无《伐檀》、《硕鼠》,人们只会记得周王的文治武功,谁会知道曾有几个小民,光是活着就已经喘不过气来啦?若无杜诗,人们便只会记得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缠绵悱恻,谁会记得石壕村一个老妪的啼哭?若无《水浒传》,人们也许只会记得徽宗皇帝的惊才绝艳,谁会知道几个草莽汉子,也曾有如许莽莽苍苍不输王侯的气概?若无《三国演义》,蜀汉东吴或许不过是伪汉、伪吴,谁会记得一个卖草鞋的男人屡仆屡起,又有几人知道,曾有人坐断东南,年少万兜鍪?若无《红楼梦》,也许人们只会记得所谓的康乾盛世,又有谁知道有几个灵秀女子的遭际,值得看官掬一把泪?

你尽可以伟光正,你尽可以高大全,但是,在我的笔下,请你收了神通吧。你可以赢得现在,但未必赢得未来,刀剑虽硬,却未必斩得断这只秃笔。"儒以文乱法“,其意皆在于此。

我虽曲笔,却是直书!

正如尼采所言,因为拥有艺术,所以我们不会被真相所击倒。这样对历史人物是否公平?却不知,唯有如此才对庶民公平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种行为叫做跑,有一种人叫跑者,有一种信仰叫跑步主义,有一种宗教叫跑团,有一种圣经叫跑步圣经(真有这么一本书),...
    心灵平静财务自由阅读 3,638评论 0 0
  • @啊大文 大多数感觉爱这个东西是个很玄妙的事情,你说说,就...
    啊大文阅读 4,968评论 0 0
  •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可以自私一点,多爱自己;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可以躺在爸妈怀里任性的撒娇,妈妈可以做我爱吃的,而不...
    傻笨呆阅读 1,046评论 0 0
  • 想写点什么呢。此刻坐在美的万豪酒店二楼的休闲椅,等着三楼的啥教育与围棋论谈入场时间。我不知道自己为啥跑过来,因...
    几点周阅读 1,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