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月5日,西站赶集的日子。下午一家3囗去赶集,集市上的人真多,有卖的,有买的,也有闲转看的。我看着啥都想买,可我知道我们仨都不是吃家,买多了吃不了又浪费了,因此我看过来看过去也不知该买点啥好。转转看看,买了点白菜和红萝卜,还有一点蛋糕回来了。一去一回一小时,感觉赶集的场景在头脑中似曾熟悉,好想想起点什么但什么也没想起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早上友友约去赶集,我心想昨天赶集的日子都过去了去哪赶集呀。友友说去干店赶集才弄明白,于是一行四人一狗就到了干店。
干店的集市比西站的人多,不但人多车也多,不宽的街道常常被车辆造成拥挤堵塞。步行穿越在人群中左看看右看看,咦,那个老人在理发,看着他仿若回到了儿时。那时街上没有现在的理发店,赶集的日子,一个炉,一囗添着水的锅,一张板凳,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一个推子和刮刀(刮刀的工具)就是所有的家当。大多是男人在街上理发刮脸,然而随着社会变化,经济发展,街上的理发店越来越多,这种在街上理发刮脸的也只有老人了,因为它比理发店便宜。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开始吃饭,可是看看街上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饭竟不知吃啥好,看了又看,我决定吃炒凉粉,他们几个吃面条。等了一会,炒凉粉端了上来。印象中炒凉粉是红中带黑,这怎么是这个颜色呢?心里有点疑惑但我并没有吭声,尝了一囗,两囗,三囗,我终于发现味道和过去也不一样了,怎么也找不到儿时的那种味道了,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和那种滋味了,它只能存于记忆深处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吃罢午饭,继续逛街。临近年关,街上的人都是买买买,我也买了核桃大枣和红薯,终于心满意足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