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的老宝宝们

医院病房里见识人间百态,人间伦理。而老人生病的时候,就是考验儿女孝心的时候了。

老爸前一阵子生病住院了。胸闷,气喘,到了医院,做了心电图、彩超,诊断为肺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上以前的脑梗老毛病,我实在不放心,安排好工作和家里的事务,快马加鞭赶到老家县城的医院,在侄子的带领下,完成了核酸检测、办理陪护证等手续,终于来到老爸跟前照顾。华康楼1807。

同病房里住了三个病人,原来还有一个高中生,已经出院,于是他在阳台上的床成了我和侄子陪护期间偶尔的休息之处。作为陪护来说,算是条件不错的一个小单间了。

我刚来的时候,老爸是最不自由的。他是一级护理,属于危重。所以鼻子上捂着氧气罩,胸口连着很多监测心跳、心率的线,手指头也被夹住测量心氧。他躺在床上,插着很多线,不像临床的大爷和另一个大叔可以下床活动。听说老爸刚住进来的时候,情况比较重,估计很难受,晚上特别闹腾。挂水的针拔了又扎,一晚上拔掉六次。胸口的监测线拔了多次。护士都记住他了。陪护的前几天晚上,我老哥急哭了,虽然很辛苦,老哥也再三叮嘱我回不来就别回来了。但是我听说老爸不肯配合治疗,我心急如焚,食不知味,终于不顾一切的跑回来看老爸。老人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我来了以后,老爸安稳很多,不乱拔线了,偶尔还是会不舒服,想拿下来氧气罩,我也不强迫他必须一直戴着,拿下来呼吸一会儿,回头再戴上。我来了以后,就耐心地多问他的需求,喂水喂饭喂药、他都尽力配合,表现得像个乖宝宝。除了胃口不好,吃不下饭,总体算是病房里很乖的老宝宝了。每天白天,要坐在老爸床边喂他吃饭吃药,一遍遍喂他喝水,问他要不要小便,然后经常要给他换洗衣服。晚上,要坐在床边看着老爸,检查他的氧气管子还在不在鼻孔里,身上的检测线有没有掉下来。询问他要不要小便,想不想喝水,我和侄子两个人也是不敢马虎。老哥想来换班,病房里只能允许两个人陪护,老哥要来就要重新办理陪护证,护士因为我来了把我哥的陪护证换成我的已经大有微词。我就跟老哥说,有我和侄子在,你就先不来吧,你先忙一忙你家里的活,等老爸出院了你再照顾吧。

老爸的床在病房中间。左手边靠近卫生间的大叔,是他的儿子在陪护。他儿子对老头时而批评,时而嬉笑。大叔则一直笑嘻嘻的。大叔曾经犯脑梗,所以言语说不清楚,咕噜咕噜得说话,儿子竟然都能听懂,交流无障碍。让我不禁想起了孩子小的时候,只有妈妈能听懂婴儿的嗯哼咿呀的儿语。大叔吞咽能力减弱,但是从年轻时候就养成的喝水直接大口灌、吃东西大口吞的习惯改不掉,所以容易呛咳。他的儿子就一遍遍反复示范,教他如何小口喝水,而不是直接往嘴里倒水。那位叔叔就笑嘻嘻地听儿子批评,听儿子教他。感觉就像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教孩子怎样喝水和咀嚼。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子教我们的啊。如今这一幕,也是令人动容。

我为了让爸爸吃饭有点胃口,想方设法换着花样给他买食物,小米粥、鸡蛋汤、土豆丝、馄饨、饺子、鸽子汤等。临床的大叔虽然说不清楚,嘴里呜啊呜啊地,他的儿子听懂了,就批评他说,你不要想了,你现在吃馄饨不会漏,其他都漏,不要想换着花样来吃了。为了让他爸不呛到,儿子喜欢给他买馄饨,因为老爷子吃馄饨不会卡到。不过嘴上虽然这么说,他的儿子回头还是给大叔买了烤鸭,给他换换口味, 无奈,老爷子说烤鸭不好吃。他的儿子就假装生气地说:“要不让你女儿来伺候你吧,我是伺候不了啦。” 大叔只是露出一口镶的假牙,呵呵的笑。改天,老爷子又想吃玉米,一口假牙啃起玉米来那叫一个快。我看着都后悔没有早点也给老爸装假牙了。老爸的牙齿只剩下几颗前面的牙,没有能够咀嚼的槽牙,很多年以来,几乎只能吃软的食物。如果能够早点给他镶牙,估计他就不会这么瘦了。

18床的大叔讲话不利索,但是跟孙子孙女打起视频来,仍然是难掩兴奋,呜啊呜啊地讲很久,也不知道小朋友听懂了没有。过了今天,大叔的女儿果然来看她爹了,见面以后老爷子又开始呜啊呜啊地讲话,他儿子看见了就说:他是嫌我照顾的不好啊,有意见赶紧提。于是他的女儿笑着说:“哎呀,老爸住这几天院,都瘦了啊。”老爷子笑地合不拢嘴。

病房里面靠窗户的床位,住的是一位老大爷。陪他的是他的女儿。老大爷79岁了,身体一直很硬朗。如今是因为肺炎住院的。老爷子耳聋,所以他女儿想跟他说话,都要凑到他耳边大声说。而那位大爷,也自顾自地说话,一遍遍地跟看向他的人比划,说着:”越扎鼓(治疗)越毁了。“他的女儿对他的照顾也是体贴入微了。老爷子想吃山楂罐头,他女儿就赶紧买来给他吃。后来,老爷子在复查的时候,肺炎治好了,又查出患了丙肝来。他的女儿就开始给她的兄弟姐妹还有自己的女儿儿子打电话,几番分析下来,女儿决定回家筹钱,让自己的二女儿来接替自己照顾姥爷几个小时。

老爷子的外甥女来了,给他买了饺子,老头却蹲到阳台上,不肯吃饭,像极了一个赌气不吃饭的孩子。老爷子在镇上医院住了几天又转到县城的医院来的,住院住够了,想要回家。他的女儿想让他多住些日子,想要等到一个张姓专家来坐诊的时候给开治疗丙肝的药。她侄子来了以后,一商量,他们还是先出院,回他们县城莒县的医院治疗买药去。

于是,突然决定出院。这时候18床的大叔也待不住了,想要出院。于是,病房里突然忙碌起来。大叔的儿子忙着办理住院手续。20床大爷的孙子也忙着收拾东西。原本整洁的病房里突然多出了很多尼龙袋子,大包小包,20床的大爷的孙子用了一个轮椅来推他们的行李。

而我想着给老爸复查一下脑部的情况,跟医生预约了核磁共振。护士帮忙预约,竟预约到第二天下午的,我拿着单子来到做磁共振室外,跟工作人员说,我们可能明天出院了,但是只能预约到明天下午的检查怎么办?那个负责登记的小姐姐让我稍等,进去问了检查的医生,回来跟我说,你们现在过来做吧。于是上楼,和侄子租了轮椅,推着老爸来到检查室外等候。好不容易轮到了。结果老爸进去以后,由于核磁共振的声音太大,老爸不适应,头老动弹,没能做的起来。于是我又找医生给退掉了。回到病房,发现18床和20床都已经走了,1807就成了老爸的单间病房,我和侄子晚上一人有一张床可以休息了。这几天打地铺陪护老爸,腰酸背痛,终于能够躺在床上休息了。这一夜,老爸睡得也很安稳。

然而,这种VIP病房待遇没有过多久就失去了。病房里20床来了一个中年矮胖的男人,和他中年矮胖的老婆,两个人就像来旅游的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有啥毛病,说话大声,打电话也不注意有没有影响别人。他老婆说了好几遍:“我生孩子的时候你也没有陪我,你现在挂个水要我陪你了。” 两个人一人一头就在床上睡着了,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这么作风的一对,我和侄子都很无语,所以对他印象很不好。后来听他打电话,才得知是做生意的,护士来查房的时候,经常找不到他人。然后他的老婆也回家去了,他一个人签字,一个人挂水。

后来,医生帮忙约了心内科的专家会诊,又给老爸开了CT单子。20床的新病友主动提出帮忙陪老爸去做CT,帮忙和我侄子一起把老爸抬到轮椅上。我们才对他的印象稍稍改观,也客气了不少,愿意和他聊天了。CT结果出来以后,发现脑部情况没有新发展,于是医生就建议我们出院了。听到医生的话,我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老爸住院以来差不多十多天都没有大便,出院之前终于为病房的卫生间做了贡献。我办理好出院手续,等着护士送来医生给开的药,然后跑去医院外面做了核酸,终于能够带爸爸回家了。自此,1807的老宝宝们都回家了。

回家路上,我问老爸回家想吃什么,老爸竟然说想吃我妈熬的大米粥。我立刻打电话给我妈,我妈说,锅里早就熬好了粥。到家,立马给老爸安排大米粥,我妈却说,这粥是我昨天熬的,吃了两三顿了。老爸向我投来了一言难尽的眼神,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生气老妈怎么不重新煮一锅粥迎接老头子,另一方面,想到妈妈在家里担心害怕,估计也是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想来老爸住院的这十来天,老妈过得也很不安心。虽然老爸脾气差,年轻时候爱抽烟喝酒,没少让老妈生气,到头来,还是老伴儿最贴心,最心疼老爸,日夜照顾,一日三餐,洗脚捏腿,处理便溺,换洗衣服。我劝老爸要对我妈好一点,老爸还很委屈地说你妈妈老是数落我。老妈心疼我说:“你这几天辛苦啦,你俩孩子小,还要这么麻烦你。”谈什么麻烦啊?父母老了,总是怕麻烦自己的儿女。生病了总想着拖着不去看。小的时候,我们给父母添的麻烦可不少,父母何曾嫌弃过我们麻烦啊?

人生轮回,父母之恩大于天。父母老了,该是我们照顾他们的时候了。希望每一家的老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平安康乐,颐养天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渐渐成邱叔 “木耗子,教师节我们去看丁老师吧?” 我蓦然想起老丁狰狞的面目,以及上学期间被他训斥得跟儿子一样的...
    渐渐成邱叔阅读 3,831评论 0 0
  • 昨晚睡得迷迷糊糊,似乎还做了一个记不住的梦。总之,醒来很困很困,口也比较干,喝了口水,接着睡。这一睡,便是不踏实的...
    清风徐来_0223阅读 1,742评论 0 1
  • 第一章 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只是一首太温柔的歌 “庄茶,快点,要换刷手衣了,小心迟到了老师要批评的!” 白小月发起...
    棠芯萌比哟阅读 12,433评论 4 6
  • 导读:年前没赶上体检,春节一结束赶紧给自己预约了。今天拿到体报告,多项指标是偏高的,各项提示恨不得马上住院躺着的。...
    诊所老板之家阅读 2,854评论 0 2
  • 年前没赶上体检,春节一结束赶紧给自己预约了。今天拿到体报告,多项指标是偏高的,各项提示恨不得马上住院躺着的。急急忙...
    博尔诚阅读 3,101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