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继大墩海玩儿水之后,匆匆打卡了海枯石烂和流下村。回到靠近银滩的民宿,来一碗湖南杀猪粉(味道清淡鲜美)。
小憩片刻,大约4点过,还是决定抓住退潮最后的尾巴,去往红树林体验赶海。
偶遇赶海主播“天天赶海”,女主播给她的客人们介绍,红树林之所以能在海水中生存,是因为它有丰富的气根。
红树林赶海免费,我们没有请向导,也没有坐水上摩托车到当地人介绍赶海丰富的片区。
跟随赶海的人们就近到了一片海边,挖呀挖呀挖。结果,一个也没有挖到。纯靠肉眼和手工捉到了几只小螃蟹、小寄居蟹、小螺以及一条小鱼。
第一次赶海的收获,令小朋友很满意。希望小螃蟹能陪自己两天。于是,在写文的此刻我们又把红树林的小生命,带到了去往涠洲岛的轮船上,决定在岛上放生。
据观察,当地赶海的人们,挖到的海肠、蛤蜊、猫眼螺较多。经过亲身体验,发现这确实是一门技术活儿。
红树林的摩托赶海人
在涠洲岛放生的这两天的小生命,刚放生又被其他小朋友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