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学习的前提是受到了褒奖或者赞扬。很多被宠坏的孩子就只有在老师提供特别的关心时才会在学习上获得优异的成绩,一旦老师不再提供此类关心,问题就产生了。
除非有人做他们的热心观众,否则他们会停滞不前,他们的兴趣会因为无人注视而戛然停止。
在这些孩子眼里,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数学。如果让他们背诵数学公式,他们会表现得非常优异,但如果让他们独立解决题目,他们就会束手无策。
这个毛病好像不是很严重,然而,这些整日都期望别人对他们产生兴趣或者支持的孩子,很可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假如他们在成年后还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态度,他们会依赖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将是强迫别人替他们解决相应的问题,而最终,他们会在社会中毫无建树,并且一心想要让别人替他们分担。
而另一种类型的儿童则正好相反,他们一心想要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如果没有达到目的,就搞一些恶作剧来影响其他孩子。
对于他们而言,惩罚和责备都是没有用的,这些都正好合了他们的心意。比起被忽略,他们宁愿受惩罚。
在他们看来,他们所承受的惩罚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是值得的。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就像是一场游戏或比赛,他们想要笑到最后,惩罚只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挑战而已。
最终,他们常常是掌握了主动权,并且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因此,一些孩子在受惩罚的时候会笑,而不是哭,因为他们喜欢这种和父母及老师作对的感觉。
懒散的孩子一般都是野心勃勃而不害怕被打击的孩子,除非他是在故意对父母或老师进行挑衅。
对于成功的理解因人而异,有时,我们也会惊讶于孩子对失败的看法。有一些人会因为无法超过别人而觉得自己很失败,即使他非常成功,假如有一天他遇到一个更强的人,也会感觉如坐针毡。
由于懒惰的孩子从没有真正遇到过任何考验,所以,他们也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滋味。他们不喜欢和别人一较高低,总会尽量逃避眼前的事情。
很多人肯定会觉得如果他们能够勤奋一点,就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他们也会由于这样的看法而为自己找借口:“如果我想做,哪有什么可以难倒我呢?”他们会将其作为失败的借口,为自己解嘲,维护自己的自尊。他们会认为:“我不是无能,只是懒惰。”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评价懒学生:“如果你用功一些,就可以加入优等生的行列。”如果他能够轻易地获得这样的褒奖,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万一失去这样的信赖,岂不是得不偿失。或许,等到他再犯懒时就不会有人认为他是深藏不露了。
周围的人都会借用他的成功来评断他,而不觉得他是有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对于懒孩子而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他做了一丁点儿努力,也会受到别人的赞扬。
周围的人会认为他是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于是想要鼓励他洗心革面。一样的工作,如果放在勤快的孩子身上,就不会有这么多赞美的声音。懒孩子于是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直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他确实已经被宠坏了,自从出生起,无论是什么事,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帮助。
此外,还有一类孩子在人群中显得比较突出,那就是总是在群体中起领导作用的孩子。我们是欢迎领袖的,然而大家只赞赏可以以大局为重的领导,可是这样的领导却很少。
这类领袖型孩子所关注的仅仅是可以让他驾驭别人的情境,他们也只想在这样的情境下参与各种活动。所以,这类孩子的未来一定是充满坎坷的,他很容易在生活中碰到问题。
而两个这样的领袖型人物在婚姻、事业、社交等方面碰面的时候,就会上演笑话或惨剧。他们一直寻找机会去驾驭对方,以保持自己的优越感。
有些家长却乐于看到那些被宠坏的孩子对他人颐指气使的样子。他们开怀大笑,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可是,老师或许可以发现,这样的做法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