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孩子们的课堂生活,莫恩公学一至八年级进行了数学实践操作活动。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动手实践,以不同的视角体验数学之美,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年级
一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在学习了数字1~9的基础上,又学习了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相同数量的不同事物,李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莫恩校园转一转,让学生诉说校园中的不同事物的数量。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和喜爱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
二年级数学课,李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李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年级
本节课马老师带领三年级的孩子们进行剪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对称。
通过此次实践,可以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同时剪纸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有利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增进,如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观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很有帮助;而且还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继承,两全其美。
四年级
四年级的张老师,带领孩子们对角进行深入的探索。关于角的这部分知识看似内容不多,实则是比较抽象的,内容相当丰富,特别是多元的活动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强化对角的认识和理解。如:找角、认角、做角、比角、画角等。
当基本的内容掌握好之后,其实一切内容都可以"比角"的活动形式开展,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对角的本质属性的认知。
五年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小的叶子里包含着大智慧,蕴藏着大学问,五年级李老师引导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采摘不同的叶子,认识他们,并测量出树叶的面积。
计算树叶的面积是多边形面积的教学难点,考察的是用数格子的方法和近似图形求积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节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既发展了数学思维,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在活动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又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面积估算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面积工作的过程,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年级
学习完比和比例后,聂老师带孩子们来到莫恩的操场,对竹竿、 学生的高度和影子,以及旗杆的影子进行了测量。
然后经历小组合作,实际测量影长、记录、计算、交流等并求旗杆高度的全过程。理解用影长的比计算旗杆高度的方法,能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旗杆的高度。
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了解生活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七年级
本次学习的内容为整式加减,它属于七年级上册第四章。这部分内容在整个七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整式加减的运算不仅涉及到刚学过的有理数运算,还与代数式的知识紧密相关。对学生来说,学好整式加减这部分内容,能够为后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整式加减的学习过程中,李老师带领学生经历了从识别同类项到进行复杂运算的各个阶段。这个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包括归纳、类比和演绎等。通过这些思维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
整式加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成本核算、行程规划等实际问题中,都可以通过建立整式加减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用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手段。
八年级
“课题学习——镶嵌”位于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11章数学活动。平面镶嵌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平面镶嵌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平面镶嵌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地砖铺设、图案设计等。因此,本节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课题学习的特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活动为主,设计了丰富的拼图活动,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操作和思考,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达成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理解平面镶嵌的含义及平面镶嵌的条件,进一步渗透了多边形内角和与不定方程正整数解的知识,激发了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愿望。
2.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同一种正多边形及和任意三角形、任意四边形,以及几种正多边形能否镶嵌成一个平图案和镶嵌成平面图案的条件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方式和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因为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困难与挑战,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耐心地思考才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耐心与毅力得到了锻炼。
3.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数学美的同时,体验数学活动过程中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沟通与协作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次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与魅力,而且也享受到了数学带来的快乐。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们种下一颗爱数学的种子,行进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路上,静待他们发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