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403:魏纪(十)

     

    《<资治通鉴>研读》

        403:魏纪(十)


罗宪


钟会的哥哥钟毓曾经秘密对司马昭说:“钟会挟术难保,不能委以他一方面任命。”在钟会谋反时,钟毓已经去世,司马昭想起钟繇的功勋和钟毓的贤良,特别赦免钟毓的儿子钟峻、钟迪官职爵位和以前一样。

钟会的功曹向雄收葬钟会的尸体,司马昭征召后责备说:“以前王经死时,先生在东市痛哭,我没有过问。现在钟会自己叛逆,你又马上收葬,如果这样再能容忍,如何执行王法呢!”

向雄说:“当初先王掩埋尸骨,把恩德播撒到那些朽骨上,怎么能根据其功罪,然后才收葬呢!现在大王既然已经诛杀了钟会,在法理上已经完备。我感怀大义收葬,在教化上也没有什么缺失。法律在上面确立,教化在下面弘扬,用这些来训导万物,不也非常可行吗?何必让我背死违生,自立于世上呢!明公怨恨对待仇敌枯骨,扔到荒野,这难道是仁者贤良的度量吗?”

司马昭听完非常高兴,设宴交谈后让左雄返回。

二月丙辰日,曹奂的车驾返回洛阳。庚申日,安葬明元皇后即郭太后。

当初,刘禅派巴东太守、襄阳人罗宪率领两千名军兵守卫永安,听说成都被攻克,官吏百姓惊扰,罗宪斩杀了一名说成都战乱的,百姓这才安定下来。在收到刘禅手书的投降敕令后,罗宪率领军兵到都亭哭泣三天。

吴国听说蜀汉已经败亡,就来趁火打劫,对外宣称援救,实际上是想袭击罗宪。罗宪回复吴军说:“本朝如果倾覆,汉吴为唇齿关系,不来增援我们却来取攻,这是背盟违约的大不义做法。况且大汉要亡,吴国怎么能够持久。我宁愿战死也不做吴国的俘虏!”

罗宪率领军民修缮甲兵,保卫城池,告慰将士,节义勉励,没有人不誓死用命。吴国人听说钟会、邓艾败亡,百城无主,就谋划兼并蜀地,但巴东有罗宪固守,吴军不能前进一步,就派步协率兵进攻。

罗宪考虑人少不能抵御,就派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向安东将军陈骞告急,并且送去文武印绶和人质去见司马昭。步协加紧进攻永安城,罗宪率军出城迎战,大败步协。孙休大怒,又派遣镇军将军陆抗等人率领三万部众,增加对罗增宪的围困。

三月丁丑日,曹奂封司空王祥为太尉,封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封左仆射荀顗为司空。

己卯日,曹奂进封司马昭为王,增加食邑十郡。王祥、何曾、荀顗一起去觐见司马昭。荀顗对王祥说:“相王位置至尊,何侯和满朝大臣都已经极尽恭敬了,现在我们去见晋王时,要相继跪拜,不要有所迟疑。”

王祥说:“相国虽然位置至尊,却仍然是魏国的宰相,我们都是魏国的三公,王与公相之间仅差了一个官阶罢了,怎么能有天子的三公向别人叩拜的道理呢!这有损于魏朝的声望,亏损晋王的大德,君子爱人以礼,我不会这么去做。”

在进入时,荀顗马上跪拜,只有王祥独自长揖。司马昭对王祥说:“现在我才知道,先生对我的关爱是这么深厚!”

刘禅全家向东迁徙到洛阳。这时形势混乱,事出仓促,刘禅的大臣没有跟随的,只有秘书令郤正和殿中都督、汝南张通舍弃妻子儿女,单身跟随刘禅。刘禅依赖郤正教导,平时举止没有什么不当之处,于是慨然叹息,深恨了解郤正时间太晚。


霍弋


当初,蜀汉建棕太守霍弋都督南中,听说魏军到达,想要率军赶赴成都。刘禅说防备敌军的部署已经完成,不让他前往。成都不战而降后,霍弋身穿丧服大哭三天。

众将都劝霍弋投降,霍弋说:“现在道路阻隔,信息不通,也不知道我们主上生命安危。就这样去降,不是忠臣。如果主上受到魏国礼遇,我们再保境投降也不迟晚。如果万一主上受辱,我要率军誓死抵抗,那个时候也不迟晚!"

在得知刘禅东迁洛阳受到司马昭优待后,霍弋这才率领六郡守将上表说:“臣听说人生在世,所信赖的有三人,即父、母、君主,在发生危难时,对他们都要舍命相随。现在我们国家败亡,主上降附,想要坚持至死不变,也没有了处所,因此决定归顺,不敢再有贰心。”

司马昭很赞赏他,封他为南中都督,仍然在原来的地方任职。

丁亥日,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县公,他的子孙及群臣封侯的有五十多人。有次,司马昭为刘禅举行宴会,专门演奏原蜀地歌舞,旁边的人都感觉悲伤,但刘禅却是谈笑自若。司马昭对贾充说:“人的无情,怎么到了这个地步呢!即使诸葛亮在世,也不能辅佐他长久保全国家,何况是姜维呢!”

改天,司马昭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地?”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郤正听到后对刘禅说:“如果晋王再问,陛下应当先流泪,然后再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每天都在垂泪想念!’随后闭上眼睛。”

司马昭又问了同样问题,刘禅赶忙按照郤正教他的,故意闭上眼睛,装着很难过的样子学说了一遍。司马昭环顾左右,问道:“这话怎么听着像是郤正所说呢?”刘禅大吃一惊,睁大眼睛惊奇地问:“确实像大王所说的这样。”司马昭和左右大臣全都捧腹大笑。

夏四月,新归附的都督王稚沿海进入吴国句章,掳掠其长吏和男女二百多人返回。

五月庚申日,司马昭奏报恢复五等爵位,封骑督以上六百多人。

甲戌日,曹奂改元为咸熙元年。癸未日,曹奂追尊舞阳文宣侯司马懿为晋宣王,追尊忠武侯司马师为景王。

罗宪被攻击共计六个月,救援的军兵一直没有到达,城中生病的超过大半,有人劝说罗宪弃城退走。罗宪说:“我作为城主,受到百姓依仗,在危险无法安定时舍弃他们离开,这是君子不想做的。我要战死在这里!”

陈骞向司马昭报告,司马昭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领步骑两万人进攻西陵,以便救援罗宪。秋七月,吴军退走,司马昭派罗宪仍然担任原职,封为陵江将军,加封万年亭侯。

司马昭奏报派司空荀顗制定,派中护军贾充修订法律,派尚书仆射裴秀议定官制,派太保郑冲最后裁决。

吴国从交州分出设置广州。

孙休病重不能说话,于是手书招呼丞相濮阳兴等人入宫,让太子孙湾拜见他们。孙休抓着濮阳兴的胳膊,把孙湾托付给他。癸未日,孙休去世,谥号为景帝。群臣尊奏朱皇后为皇太后。

吴国人因为蜀汉刚灭亡,交趾人部众叛乱,国内恐惧,都想有位年龄大的君主。左典军万彧曾经担任乌程县令,和乌程侯孙皓交好,他说:“孙皓才识明断,是属于长沙桓王孙策的类型;再加上他非常好学,遵守法度。”他多次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濮阳兴和张布劝说朱太后,想要册立孙皓为继嗣。

朱皇后说:“我只是一名寡居的妇人,怎么能知道社稷这样的考虑,如果对吴国没有损害,宗庙有了依赖,就可以了。”于是迎接册立孙皓为皇后,改元为元兴元年,宣布大赦天下。

八月庚寅日,曹奂任命中抚军司马炎作为司马昭的副手。

当初,钟会在伐蜀时,辛宪英对丈夫的侄子羊祜说:“钟会行事放纵恣肆,不是长久处在臣下位置的方式,我害怕他有不臣的志向。”钟会请辛宪英的儿子、郎中羊琇出任参军,辛宪英忧愁地说:“过去我为国家担忧,现在大难来到我家了。”羊琇向司马昭请求不担任参军,司马昭不听。

辛宪英对羊琇说:“既然要去了,要自我告诫,军旅之间能够行得通的,只有仁恕了吧!”羊琇最后保全返回。癸巳日曹奂下诏,说是羊琇曾经劝阻钟会谋反,赏赐他爵位为关内侯。

九月戊午日,曹奂封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辛未日,曹奂下诏封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交州各路军事,封南中监军霍弋遥领交州刺史,让他可以自主选用长吏。霍弋表奏封建宁人爨谷为交趾太守,率领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人协助吕兴。他们还没有到达,吕兴就被自己的功曹李统杀害。

孙皓贬朱太后为景皇后,追谥父亲孙和为文皇帝,尊奉母亲何氏为太后。

冬十月丁亥日,曹奂下诏封寿春之战中俘虏的吴国相国参军事徐绍为散骑常侍,封水曹掾孙彧为给事黄门侍郎,派他们出使吴国,听任他们的家人跟随前往,没要求他们出使后必须返回,以扩大恩信。司马昭借机写给孙皓书信,晓谕他祸福之道。

当初,司马昭娶了王肃的女儿,生下司马炎和司马攸,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后。司马攸生性孝敬,善交朋友,多才多艺,清静平和,名声超过司马炎。司马昭非常喜爱,经常说:“天下是景王得到的天下,我只是摄政居于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应当归还给司马攸。”

司马炎站立时长发能拖到地面,双手下垂超过膝盖。他有次偶然问裴秀:“先生会看相吗?”于是把自己奇异的相貌展示给裴秀,裴秀从此就归附了他。羊琇平时和司马炎交好,为司马炎出谋划策,观察时政应当减损和补益的地方,让司马炎都预先记住,以备司马昭询问时答对。

司马昭想要册立司马攸为世子,山涛说:“废弃长子而册立幼子,违背礼义不吉祥。”贾充说:“司马炎有君主的德行,不能让别人代替。”何曾、裴秀也说:“司马炎聪慧过人,神明威武,有超越世人的奇才,已经享有极高的声望,帝王的仪容就是这样,他本来就不是人臣的相貌。”

司马昭因此拿定主意,在丙午日册立司马炎为世子。

孙皓封太子和自己的三个弟弟都为王,册立嫔妃滕氏为皇后。

当初,孙皓在刚继位时,发布诏书抚恤士人百姓,开仓济贫,减少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明主,表现得有模有样。在稳定位置后,他行事粗暴骄盈,忌讳很多,嗜好酒色,上下全都失望,濮阳兴、张布暗中感觉后悔。

有人向孙皓进他们的谗言,十一月朔日,濮阳兴和张布入朝后,孙皓命人把他们逮捕,流放到广州,在路上杀掉,夷灭三族。孙皓封皇后的父亲滕牧为卫将军,录尚书事。腾牧是滕胤的族人。

这年,朝廷裁撤掉屯田官。


司马炎


黄其军

      作于2025年10月12日(古历乙巳年八月廿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402

《<资治通鉴>研读》401

《<资治通鉴>研读》400

《<资治通鉴>研读》399

《<资治通鉴>研读》39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