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问起:如何评价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
张德芬在序言中写道:
“这是少数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
加拿大克里斯多福.孟,历时17余年,完成经典著作《亲密关系》。
他在落笔处写道:
“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
初读《亲密关系》,忍不住感叹有人把亲密关系看得如此透彻。
再读《亲密关系》,才发现每一段亲密关系发展背后的需求,都来源于童年时期与父母相处时的情感缺失。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看清这些遗憾,你就会发现,自己对所爱之人的患得患失,物质需求,乃至情感需求,都源于小时候的那一部分内心柔软处。

01、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亲密关系》中说: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记得他们经常说什么话吗?
‘我都这么爱你,付出这么多了,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宋倩一样。
宋倩是英子的妈妈,有名的物理老师。
眼看英子马上要高考了,她辞去工作,做一名补习老师。白天补习上课,晚上盯着女儿学习。
为了英子可以静心学习,她在家里装了隔音墙,还有可以时刻监视的玻璃。
为了给英子补充营养,她天天变着法做海参,燕窝给英子吃,即使英子只喜欢吃豆浆油条。
英子喜欢天文,想报考南京大学,她偏偏让英子报考清华北大,认为清华北大才是人生的出路。
宋倩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英子好,哪怕孩子现在不喜欢,将来回过来头也会感谢她今日做的决定。

英子也有试过反抗。
比如去爸爸家偷偷玩乐高,把宋倩煮了几个小时的燕窝送人喝。
但是被发现后,等待的就是母女俩的大战,宋倩动手打了英子,两人冷战了很久。
英子知道妈妈一个人不容易,不想总让妈妈不高兴,自此以后,开始把妈妈的感受放在第一,自己的感受次之。
宋倩不知道,爱一个人是无条件的,她爱英子,就应该尊重英子的感受,让英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英子也不知道,妈妈这个扭曲的爱,会把她往火坑里推。

02、孩子压抑自己的需求,满足父母的期待
《孝经》中有言: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让我们要尊重并孝顺父母。
其实孩子对父母的爱,远比我们想得多。
在《小欢喜》中,英子不再和妈妈对抗,为了让妈妈高兴,她开始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宋倩做的海参粥实在难以下咽,尽管恶心到吐,她还是强迫自己吃下去。
宋倩提出去看电影,她明明已经看过了,还是陪着妈妈去了,被发现之后,哭着说是想让妈妈高兴。
宋倩早上给英子去买豆浆油条,结果空手而归,英子内心很失望,却故作开心地和宋倩说,还是吃妈妈做的早餐最好,营养又健康。

一次又一次地压抑自己情感之后,英子抑郁了,整晚整晚地失眠。
然而她不敢告诉宋倩。失眠了整整三十四天之后,独自离家出走跳江。
宋倩心急如焚,终于在江边找到了英子。
英子哭着大喊:“对不起,我做不了你心目中的好孩子,我要逃离你。”
宋倩悔恨又无助:“我都是为了你好啊。”

宋倩认为自己这样是爱英子,实则是打着“爱”的名义,对英子进行情感绑架。其实宋倩内心还是更爱自己,她要用英子优异的成绩,去填补她内心的情感空缺。
这样,即使她的婚姻失败了,她还有一位优秀的孩子,所以英子是不被允许高考失败的。
但是,她忘了英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第一次生而为人,英子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英子只知道自己爱妈妈的话,就要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按着妈妈的计划走。
可是这样的爱太沉重了,沉重地让她透不过气来,她要选择逃离。

03、孩子把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在对他特别的人身上
英子是幸运的,宋倩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愿意改变自己。
只要英子开心,怎么样都可以,她尊重英子的想法,英子最后也治好了抑郁症,考上了南京大学。
可总有些孩子,不那么幸运,因为遇上了一个不称职的父母。

在《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是一个爱慕虚荣,一心想要吊富二代的人。
樊胜美的经济条件明明只够和朋友合租一间小屋,却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要去结交有钱的高富帅做男朋友。
克里斯多福说:
“过去的事虽然已被我们抛在身后,却如同魅影一般,如影随行,挥之不去。”
这是因为樊胜美身上背负着一大家族的生活开销,她的父母,包括她已经结婚的哥哥一家,都让她一个人养着,她需要很多很多钱。
她的父母,她的哥哥一家,就像无底洞一样吞噬着她,慢慢地让她成为一个只追求金钱的人。
所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缺什么,长大后就越会期待另一半拥有什么。

如果另一半拥有的东西是伪造出来的,那么这段感情也就踏进了无尽的深渊。
就像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一样。
张爱玲的父亲不关心家庭生活,整日泡赌城,抽大烟,养姨太太,她的母亲因此远走英国。
张爱玲跟着父亲和后母生活,受尽冷眼和委屈。
长大后的张爱玲逃离了父亲,投奔了母亲,在母亲的照顾下,日子才算过得安稳。
再后来她遇上了年龄相差14岁的胡兰成,开始了一段旷世之恋。

张爱玲的爱纯洁无暇,胡兰成却是一名情场老手,他们这段感情最终也因胡兰成的风流而结束。
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上写道: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内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正是因为从小缺少父爱,所以一位成熟男子对她的一点点关心,嘘寒问暖,足以在她心中泛起涟漪。
一个被爱滋养大的孩子,内心必然是充满力量的,他相信自己可以创造一切,不会不向外渴求什么。

04、写在最后
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种童年生活,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亦有压抑无奈的日子。
罗曼.罗兰说:
“生活中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选择接纳自己,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过去的一种释怀。
选择直面人生,不是为了接受生活中的无奈,而是为了迎接更好的生活。
记住:
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