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从第一次跟随科恩博士学习游戏力至今,已经3个年头了。
这三年,我从一名学习者,再到传播游戏力的工作者,经常会被问到:什么是游戏力?
其实,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而每一次,我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最开始,我觉得游戏力最重要的是“游戏”,因此,总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总是绞尽脑汁想通过游戏的方法来解决,有的时候甚至是生硬地编游戏,自然很多时候都不凑效。
记得有一次,儿子总是晚上很晚还不睡觉,我为此心烦不已。有一天晚上,我突发奇想,对儿子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儿子兴致勃勃地过来,期盼地看着我。我说:我们来玩一个睡觉的游戏吧!儿子“啊”的一声大叫,转身又去玩自己的去了。身边的老公憋笑憋到暗伤,我一脸郁闷:为啥游戏总是不管用呢?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游戏,并非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是为了改善亲子关系。很多时候,亲子关系好了,问题可能自然就解决了。
如果把“解决问题”当做游戏的终极目的,那游戏,就变成了控制孩子的另一种手段,孩子当然不会买账。
游戏力如果不只是游戏,那又会包括哪些内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