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里的修行

初冬阳光充足的一个上午,我行车路过鄱阳湖平原的一个村庄,距离公路不远。村庄近处依连着小山,山顶有院落。鬼使神差般我把方向盘右打,径直往山脚开去。

羊肠小路蜿蜒而上,山顶居然是简陋的民间小寺庙。在破旧的山门处我驻足半晌。稀疏的茅草遮不住视野,能看得见山下小村的鸡飞犬行,也能瞅得清村庄盘旋不息的袅袅吹烟。

寺庙只有前后两进的平房。佛像沉旧但有威严,香火仍在。在小庙后菜园看见了唯一的老年僧人,正在菜园里劳作。见我立在走廊上凝神看他,老僧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走过来,招待我在寺中小凳上就座,倒上了两杯热茶。他在我对面淡定坐下,微笑着注视我,似乎知道我有许多问题要问一般,静静地候着。

我便与他有了一番交谈,我试图去了解这位住在尘嚣中的出家人对入世与出世的看法。

我惊异于他的博学与看人看事之深远。村野俗乡中的出家人比旅游景区名山大川里的大师们多了一份亲近,少了一份功利。

老僧人说,这红尘俗世,自有它的烟火。修行在个人的心里。修行的成果与亲近闹市或隐匿深山没有必然关联。每个人其实都在修行,都在锤炼自身的心智,向往着远方,与宗教无关。人生在世,谁的心,不曾有过执着。只是你足够执着吗?

你愿意为了你所爱的东西去坚持去奋斗吗?蜡烛成灰泪始干也要坚持初衷去追求吗?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可以。世间有五毒,贪、嗔、痴、情、恨,这五个关卡又有多少人能堪破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原理上说得就是修行。

两盏茶我早喝完了,但他没有再给我续添。我知道这次偶遇我很幸运地碰到了一位尘世中的大师,他的话深入浅出,字字珠玑。聆听他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正攀谈时,山下来了几位乡民,在与他点头致意后去院里采摘蔬菜,装满了所带的菜篮,她们微笑着下山。

也许是解除我的疑惑,他说:  种菜其实也是修行。生活中的琐事都是修行。修行无处不在。我种菜时劳作满心快乐,村民来摘菜下山也满心快乐,她们分享了我的快乐。我种的是因,双方收的是果。因而尘世里的事,皆有关连,超脱剥离置身事外是不可取的。大千世界,有许多娱乐化的东西,比如电影、书籍,它真正能带给人们的又是什么呢?说到底,还是内心深处的一丝需求与安宁。心满足了,就满足了。心不满足,便是亿万家财或身处极乐世界,又能如何?

我出神地听着他阐释世间万象的禅机。大师其实是在用出家人的语言在描绘俗世中人对幸福的看法。听他的解说,让身心疲惫的我有豁然开朗之感。

其实,低到尘埃里的修行,无处不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