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学会信息共享,使沟通更高效

造物主给了人类一张嘴,除了用来吃饭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交流。

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主要方式,最基本的功能无非就是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但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寒六月寒”,可见,想把话说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而我们与他人沟通不畅,原因往往是没有将各自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没有实现信息共享。

就像晨读中举的剪校服裤的例子,其实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比如厨房的酱油没有了,吃饭的时候妈妈随口提了一句,没有具体指使谁去买,但是下午回来却看到厨房里摆了三四瓶新酱油,这就是因为没有共享信息造成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以为你明白”是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

萧伯纳说:“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认为已经沟通了。”我们平时说话经常会下意识地认为对方已经明白了,所以在事情出现偏差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以为你知道的!”一句“我以为你明白”充分表明了我们以为的“沟通”,其实很多都是无效的,无效的沟通不仅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反而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小时候家里有一口缸,需要定时开水龙头放水,时间也要掐得刚好,否则溢出的水会浇湿整块地面,而在我的印象中,因为忘记关水龙头而引起的家庭大战几乎像一日三餐一样平常,妈妈的脾气非常暴躁,一见地面全是水就会大发脾气,那么,这么一件关水龙头的小事怎么就这么容易引起家庭大战呢?后来经过我的观察,终于发现,家里越多人知道水龙头开着就越容易忘记关,原因就是大家都一致默认了“我以为你会关”,大家都认为有人会主动去关水龙头,而导致最终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去关,而等到想起来的时候水早已淹了整个房间,妈妈的暴脾气就这么被点燃了。其实只要有个人站出来指定某个人去关,这样的失误就能大大降低,但是,我们却都自以为是地觉得大家都会自觉,这种自认为“你会明白”的沟通通常会比“你不明白”带来更多的麻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效沟通原因之二是没有把心意表达清楚

在沟通中,除了我们以为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共享信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希望对方明白而对自己的想法有所保留,这种把“明白”寄托在他人身上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感情中,比如男女朋友一起去逛街,女生看到漂亮的裙子,对男朋友说“这裙子真漂亮”,而男朋友看了裙子一眼说“有吗,我觉得一般,不太适合你”,那么,女生可能就要生气了,她觉得男朋友不解风情,她其实在暗示她想买那条裙子,而男朋友却没体会到她的意思,接下来,彼此都会闹得不愉快,甚至可能会闹矛盾。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把心里想法表达出来的例子,当然了,假如男朋友够细心的话,女朋友这么明显的暗示不可能get不到吧,但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男朋友啊,哪怕是你的男朋友也会有get不到你真实想法的时候,既然你有嘴巴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要让对方猜得那么辛苦呢?

这让我想起网络上流行一种面对误解时不解释的态度,像“懂你的人不必多说,不懂你的人说了也白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这种面对误解时不解释,把所有的想法吞进肚子里,被误解了就像林妹妹一样顾影自怜,甚至还生出一种酷拽酷拽的感觉来,这种想法真的可取吗?但凡可以解释清楚,何必让人误会,尤其是与亲近的人,与其一通争吵后一拍两散,或者干脆直接冷战感情陷入冰点,何不平心静气好好聊一聊?

上天赐予我们一张嘴,可不是用来摆设的,哪怕是哑巴,也会拼命用手比划让别人明白ta的意思我们何不用好语言这个工具,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共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