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乡村(十)

【文·艾冰台】



八宝饭出来后,后面就是硬菜,就是农村最常见的硬八样。

一般的座位上人也走的差不多,原本8人一桌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小孩子基本上都已经出门去玩了。小孩子不用多说话,能玩到一起就是朋友,一起放鞭炮,一起在门前的田野里撒欢,一起分享着酒席上的糖果。

而对于成年男的来说,少年的“炒头”只是开胃菜,主要就是叙旧,或许也是淘汰那些不能喝酒的人。

上正餐时,一帮能喝酒的亲戚就会重新组合,喝酒就是要人多才有气氛。一桌人就你一个人喝酒,没有什么感觉。当年的农村成年男人都是以喝老白酒为荣,对于喝黄酒喝啤酒的会被人看不起。而张明辉的三个舅舅以及自己的父亲都还能喝点,只是没个人脾气不一样,有的喝的快有的喝的慢。

大舅二舅都喜欢喝的快,张明辉的父亲喜欢喝慢酒,因此每次都会被这两个舅哥看不起。可按照张爸爸的说话,我们不比快慢,我们比总量,我不见得比你们少。今天是三舅结婚,作为新郎官每一桌都要敬酒也是很累的。哪怕每一桌喝一盅,虽然一盅不多,五钱左右,加起来也不少。等到最后走到自己兄弟一桌时,已经明显有了醉意,说话都有点大舌头。看到自己兄弟总会兴奋,又多喝了几盅。

农村婚礼上新郎新娘每桌去敬酒,由父母作陪,到了八仙桌前,父母领头认识每个亲戚,新娘叫一声,亲戚给新娘红包,一般不超过10元,很多时候只有2元。那红包就是用红纸包了钱,外面可能用浆糊或者粥油封了口,土的不得了。完了新娘给亲戚倒上饮料或者酒,男亲戚还要给点烟。

这个点烟可是辛苦活,那时只能用火柴点烟,而且为了讨口彩,香烟。但有时这火柴要点燃还是有难度的,才把点燃的火柴放到香烟那里,那火柴莫名就灭了。其实就是男亲戚闹新娘了,鼻子出气把火柴吹灭了。这样作弄人一般也不超过三次,事不过三。这样一个晚上敬酒下来,新郎新娘基本上没吃什么,累的够呛。

小舅到了最后一桌,自己的兄弟面前,就干脆坐下来不走了,和兄弟们一起吃饭喝酒。那时的张明辉才上幼儿园,长得虎头虎脑,而且还是他外婆传下来女儿最大的外甥。他也喜欢凑热闹,看着大人们喝酒,就喜欢往前蹭。几个舅舅看着他也高兴,就喜欢拿着桌上的白酒逗他。

“来,明辉,喝一盅,我给你三颗糖”大舅先挑头。大舅最喜欢明辉,他自己连生了三个女儿,对于这个大外甥最是喜欢。

明辉也还是小孩子,也不知道这个白酒是什么味道,拿过大舅递过来的酒盅一饮而尽,连菜也不吃,接过大舅给的糖继续看着。坐在边上的二舅,又开始发话了。

“明辉,来二舅这边吧,二舅这儿也有糖,还是软糖呢。来帮我喝一盅,谢谢软糖都给你。”那时的明辉哪里知道什么白酒的后劲,又是一饮而尽,拿过糖心里那个美。

很多时候,事情开了头就不知道何时结束。于是乎,什么三舅,大姨夫……都来骗酒让他喝。不多一会儿,明辉就开始晕了,外婆发现不对劲,对着这帮“长辈”一边说话一边就抱着明辉回到卧室,把明辉放到床上盖好被子。明辉也不哭不闹,放到床上不久就晕乎乎的睡了过去。


2024.1.9

沪上北风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艾冰台】 对于张明辉的童年而言,虽然比较辛苦,但到了如今的年纪却回忆满满。 本地人叫外婆,城里人叫姥姥。每年...
    艾冰台阅读 1,059评论 0 7
  • 【文·艾冰台】 张明辉依稀还记得,他的小舅结婚时,他的新舅妈就是外婆家隔壁村。说是说隔壁村,两户家庭也挨的很近很近...
    艾冰台阅读 838评论 0 5
  • 【文·艾冰台】 正餐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大餐开始了。对于当年的大人小孩来说都有点迫不及待,一年中或许也就是一顿“打牙...
    艾冰台阅读 1,709评论 2 8
  • 因为舅舅家几乎年年有新人,碰上新人到的那个点刚好到就会蹭上荷包蛋吃而且红包也有可能得大些。所以每年初二的日子我们就...
    灞水一方阅读 1,807评论 0 0
  • 一 李家角的农历五月,油菜籽早已收割,仅有的小麦也入了库,不多的田地里刚刚长出新发的玉米杆。砂石捷路旁的杨花像鼓满...
    亡羊的羊阅读 1,9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