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的记忆之二收音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这图片,这台收音机也是有年头了。听老爸说这也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当时爷爷的好友告诉爷爷甲马营镇(距我们家二十多里路)上进了四台收音机,下了班老爸带着票骑自行车从县城(距这镇上三十里路)赶到那里买回家的,当时花了四十四元,而爷爷当时的工资是每月四十二元,爷爷也是豁出去了。据说这是这个厂家生产的最后一批木壳收音机了,(可以放五节一号电池)后来再生产的都是塑料壳的了。

         那时候人们的业余生活匮乏,偶尔有电影放映队来村里放场电影,再后来家家按上了小喇叭,但也只是中午晚上播一小会儿,或者下个通知之类的。当收音机出现的时候,着实让人们欣喜雀跃,欢呼鼓舞!收音机真正的连接了外面的世界,内容丰富多彩,新闻,京剧,相声,歌曲,小说,评书⋯⋯,一下子像打开了一扇天窗,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美妙绝伦,精彩纷呈啊!

     而最吸引我们的是连载评书的广播,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岳云传》、《红楼梦》,那高亢洪亮的声音,铿锵起伏的声韵,犹历历在耳⋯⋯,袁阔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听的如醉如痴,单田芳的《白眉大侠》,那带着沙哑的嗓音印象深刻,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更是讲的维妙维肖,出神入化……那时候的一大景象是无论中午晚上,放学的学生,收工的百姓,下了班的工人都雷打不动的守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的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美妙的声音,仿佛置身其中,犹如走进了那些个真实的场景中⋯⋯

        我的老家管收音机叫“戏匣子”,我想这个叫法不只我老家吧,其他地方也有吧?因早期广播里以这些戏曲曲艺居多,听书听戏这也是自古以来的一大传统,这小小的“小木匣”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的快乐也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能说尽的⋯⋯

        这“小木匣”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怀念,感动与温暖⋯⋯,这小小的“小木匣 ”带来的欢乐时光是我们记忆里最美的时光……

       其实直到今天,随着收音机的样子与功能越来越多,它还是我们的父母的最好的解闷消遣的“好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忆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近几年评书...
    永远是我阅读 698评论 1 7
  • 今天下午放学,我和妈妈去母婴用品店里买了一盒饼干、一盒面条和一盒0岁到一岁吃的肉松,结账的时候,服务员说,一...
    燕乐桃阅读 361评论 1 0
  • F, 见信好。 瘸着出去吃了碗炒饭加片豆干,手机给你回信写了几句的时候没电了。 肯定担心的,可还是把担心更多转化为...
    RainyCai阅读 285评论 0 1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单单用了这些年,今日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当真是睡了很久,现在才终于醒来。 士为知己者...
    百面书生24阅读 6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