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方言杂谈-乱葬岗子

2021年5月拍摄

《汉语词典》给“乱葬岗子”的解释是“拼音 luànzàng  gǎng zǐ,散乱地埋葬尸体的坟岗。也叫‘乱坟岗’”的意思。由于鲁西南方言口音问题,对“葬”字有的县市读音有较大差异,如有发“qiang”、“san”音的,但表述的字是一样的,再如“陵墓”的“陵”,在鲁西南部分县市里,就有发音读成“lin”。鲁西南地区也有的县市方称呼为“乱岗子”、“乱葬岗的”、“乱葬岗”等相似名称。

2021年5月拍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小时候所在的鲁西南农村寨外的满壤地里,就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乱葬岗子的地方。由于在此之前,开展过一次“平坟”运动,当时的乱葬岗子已经看不到坟头了,只有槐树、榆树比较多。当有榆钱或槐花开了的时候,大人们会黑唬(吓唬)小孩,不要上哪里去够(摘)榆钱子或槐花,说不干净;当夏天去薅草时,家里人也是千嘱咐万叮咛,不让去哪里薅草。现在想起来,我也曾偷偷去过几次,因为那里没人去薅草,草长得比较茂盛。在乱葬岗子上,确实见过不干净的东西,有长虫(蛇)出没,一米来长、小孩胳膊粗的大花蛇;也见过一次应该是埋葬的未成人的胎儿,被狗刨出土来,挺瘆人的。不过,当时,也见过大人们到乱葬岗子里逮过野兔子、逮过斑鸠,当酒肴吃。

2021年5月拍摄

以前,之所以出现乱葬岗子,我认为是当时穷人比较多,没有陵地可用,只有葬在一处荒凉之地了,再一个就是无业游民多,有要饭的、流浪汉,去世后无人照料,都被人埋到一个地方了。如今,都建有公墓,人去世也有了体面的埋葬风水宝地了,乱葬岗子就不存在了。据儿时伙伴微信聊天讲,那处乱葬岗子早已复耕了,被勤劳的人们种上庄稼,获得收益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说鲁西南地区人说的“马蜂”,它的学名是“胡蜂”学名"",又称为"蚂蜂"或"黄蜂"。它比蜜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我小...
    一两茶叶阅读 5,326评论 6 31
  • 今天写此文,纯属偶然。今天早上,有一学友在我《苘》字文后评论区写到“小时候嘀咕,苘、黑茄子(龙葵)都吃过”。我一见...
    一两茶叶阅读 5,378评论 26 35
  • “箅子”一词,应该不属于鲁西南方言范畴,应该为普通话一个词语。本文主要是想借它说点以前鲁西南地区有关箅子的老物件、...
    一两茶叶阅读 3,720评论 1 8
  • 在鲁西南部分县市里,人们将“蛾子”叫做“扑拉蛾子”。说到“蛾子”,使我想起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田小娥”。我对她...
    一两茶叶阅读 4,628评论 2 21
  • 有一个字谜,谜面是“一闪不见人影”,谜底是“闩”。《汉语字典》、《新华字典》给出的解释是“拼音shuān,门闩,横...
    一两茶叶阅读 3,064评论 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