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志强: 上帝就没打算救赎你,更别提耶稣能救

图片发自简书App

针对世事,偏偏谈了那么多耶稣上帝玛利亚的事,那就应该对命运有起码的敬畏和敬畏的路数。不能耶稣和凯撒他都占着。要当两个世界的主宰也就罢了,竟想还能同时主宰两个世界,这就阴险了。

上帝不论断人的。只有人论断人。上帝把人造到一半就推他上路了。作为造到一半就被推上路为条件,人在上帝那请求得到了为万物命名的能力。上帝只看一看自然,从不关注人的。

其实,任何人心中都有一个统一的道德制高点,不要把“谁也没权利站在制高点上”云云当做真理愚弄自己了,那只是人们在具体行事时便要脱离道德制高点之约束的托词。

人的世界当然有道德制高点,这个制高点就是宗教般的信仰的力量。不要反问:“如果你身处此境,你能不像我一样做吗?”

然而,这里不用“如果”,谁当事,谁就要有面对制高点的抉择与人们对你的审视。至于反身而问的“如果”,每个人都会必然地面对,但是,每个人的苦难遭遇不在发此一问的人的遭遇内同样经受,除非其他人在经受各自的苦难时,发问人同意也能跟随着再遭遇。

一如在伦理与法相抵触,一人违法而站在伦理一边,然后问他人:“如果你遇到这个境遇,你能不。。。?”  回应方说:“此刻在现实地说你的事。” 我们在处事时,喜欢把自身的现实遭遇用“如果”加诸与人,似乎这样一来,他人就无话可说了,殊不知,面对事实的,只有当事的这一个人,把他人用“如果”牵进去,减轻不了自己面对的抉择。————命运。

抉择总是自己的,即便用“如果”,也不能模糊站在制高点的评判。没有站在制高点的标准,世界的事情便没了标准。哪怕面对这个制高点的审视,对当事人来说是如此两难和委屈。“谁也无权”,这四个字制造了太多的任性。

给个思路就是:

根据“如果”,叫你设想自己,得出你也不能做到。

所以,我当事而选择,任何人都无权评论。

事就坏在了“如果”上。

假设,被问及的人回答:“我能做到”,那么,获得的反应是:“好,你给我们大家做一个看看”,然而,到底此刻谁是现实地遭遇事情的人呢?

☞现在是你面对,所以就只能说你。而范跑跑就以“如果”博得了相当大比例的世俗的同情。他当事,却让别人“设身处地”。这就是“躬身自问”的盗用——用“躬身自问”理解了当事者,就等于理解了任何道德制高点也无法治愈的不义。所以这是末世,撒旦是想当然的真理。“躬身自问”是自身身处末世,面对那种盛世下的两难之交时,自己反倒能轻易地选择自保的公理。所以,末世面对“是活着还是死去”,这哪是狗屁问题。不要感觉,恶,就是被我抵御得了的,恶,总是被欣然认定的理所当然。不然,也就成其不了撒旦。人所认定和以正义的面貌抵御的恶,恰恰是无奈的上帝发出的善的呼号。

没指望多少人肯定上述看法,这思路竟能领悟出来,法国高考的作文题目还用的着羡慕么?所羡慕的,真加诸你的身上,你是承受不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和你,终究是来日方长的秘密。 方子和同龄的男孩没什么差别,但是他胜在父母给了张精致的脸,还有无可挑剔的嗓音。遇见...
    米豆an阅读 389评论 0 0
  • 01 十七岁那年,奶奶突然去世。给弟弟留下一千块钱,放在伯伯那儿。弟弟回不了,我请假回老家参加葬礼,伯娘把一千块钱...
    刘媛媛Ivy阅读 492评论 0 0
  • 我又回敦煌了,人生的许多瞬间是需要仪式感的,在我心中回敦煌是需要隆重仪式感。我是个有仪式感的女子…… 离开敦煌的前...
    苹果爱吃西红柿阅读 1,007评论 2 5
  • 1 这部剧里共有两对儿这样的故事。 第一对儿是大明星、唐家大小姐唐果果对男一号郑楚的追求。郑楚与唐果果的哥哥唐明是...
    莲苇阅读 67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