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古镇

嵩口位于福建省永泰县西南部,是福州市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一个千年古镇。

古镇随处可见的是黑瓦翘檐的古民居,呈现斑驳的历史痕迹。古民居为土木结构,土墙黑瓦,门面均用木板装饰,木板年久失色,已呈灰黑色。跟许多地方不同的是,这儿的屋脊从末梢处上翘,精致俏皮,看上去生意盎然。

全镇保留完好的古民居有一百多座,可称得上是古民居博物馆。许多古民居内有美轮美奂的窗花木雕,厅堂门楼上还有书法各样的牌匾,一座座建筑精美,古韵悠然。

这里有乾隆年间建成的下坂厝,道光十三年所建的述善堂和雍正七年的宁远庄,以及月洲村桃花溪畔的张元幹故居——半月居。位于下坂村的下坂厝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房间多达两百间,设大厅、后花园,另有一个书斋,整体保存完好;述善堂坐落在月阙村,古色古香,据当地人介绍,中央电视台曾在述善堂里拍摄聊斋电视连续剧《狐侠》;宁远庄历时五年竣工,建有环形通廊,显得大气端庄;半月居坐北朝南,由张元幹后人张柏柱重建于明朝末年,至今近四百年历史,虽然年久失修,却不失完整。

一条条老巷在黑瓦翘檐间曲折,巷子细长,零落生长一点青草,巷子旁的土墙有的高逾三米,阳光无法穿透,走在巷子里便显得幽暗。有的巷子全部用鹅卵石铺就,石面光滑黑亮,显示这条巷子如今仍然不乏人迹,也说明这些老旧的民居、幽深的巷子依然延续着世代烟火。福州的三坊七巷跟这些古民居、老巷子一比,就好像公子哥一样,少了几分朴实、古拙的味道。

古镇人文底蕴深厚,仅月洲村就出过四十一名进士、一名状元、两名尚书。古镇还是中国道教闾山派传奇人物张圣君的故乡,宋代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也在这里出生。

张元幹纪念祠座落在镇中心不远处的街道旁。祠堂已显得破败,从萧条的四壁上的字画可以了解一些词人的事迹,比如他曾谴责秦桧的所作所为,遭到秦桧排挤。毛泽东晚年尤其喜欢张元幹的词,特意让人录成磁带方便自己听。张元幹《贺新郎》词有一句道:“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据说是毛泽东经常朗读的词句。祠堂壁上有这位爱国词人的画像,画上的神情说不出的萧索,仿佛南宋的没落已深入他的灵魂,似是他自己的没落一般。

镇上还遍布文化遗存的石碑字刻。月洲蟄龙潭立有一块诗歌刻石,诗曰:“蟄龙潭里蟄,潭上风波急。一旦飞上天,鱼虾不相及。”诗意浅显,乃是永泰第一位进士张沃七岁时所作,清朝年间由张沃后人重刊于石碑之上。南宋大儒朱熹也曾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福”字墨宝,石壁上的大字如今已越来越淡,阳光照射下树影婆娑,“福”字在变幻的光影中隐隐约约,似乎也在随风摆动。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当地人有赶圩的习俗,延续至今。赶圩之时,几乎全镇的人都来赴会,长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得卖,杂货店里有的这里全都有,杂货铺里没有的这里也有。不论是买东西还是看热闹捧场的人们,脸上都一样的兴奋,身上都透着喜气,就好像这是他们的节日。平日静谧的古镇这时突然沸腾,世上所有的热闹好像都在这里集中融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陪同的小黄告诉我们,嵩口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那里的古民居都有住人,允许游客参观,只要不大声喧哗就没关系。我想,...
    陈旭山阅读 2,096评论 10 17
  • 一早上自驾从福州南上高速,过了永泰到梧桐高速出口下,经S203省道,全程大约一个半小时。终于到达嵩口古镇 到嵩口古...
    一条小鲷鱼阅读 5,048评论 0 2
  • 七律.嵩口古镇游感 二零一八年三月廿四日 但往收藏观土坊,儿时记忆忽萌扬。 曾经古渡川流远,依旧雕墻夕照长。 屐应...
    知一书斋阅读 712评论 0 7
  • 嵩口古镇 宋时属和平乡英达里。元时分属29都、33都、34都,元至正年间设漈门巡检署。明、清时分属...
    山中诗客阅读 769评论 6 16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57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