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主动地表达、评判是非是一种态度,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沉默同样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立场。沉默背后的含义就在于不敢沾染任何的责任,担心表明立场之后事件出现意料之外的转折,从而导致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毕竟网络时代的人们总是辗转于各个舆论场之间,见惯了太多因信息不透明而偏信一方,最后舆论反转终被打脸的例子。但殊不知在网络匿名化与沉默螺旋的加持下,网络舆论的黑白二元对立本就是互联网舆情的底色。当现实的人主动选择进入网络舆论旋涡之时,也即现实生活中的被害者发声之时,人们对事件的评价只会被划分为支持与反对。人们的支持不可不谓之蜜糖,但人们的反对与沉默的大多数背后所折射的不信任又何尝不可谓之砒霜。但归根到底这样的冲突是必要的,舆论战的目的往往是推动事情的解决,激烈的冲突能带来大量的关注,往往也能加快事件的解决。事件反转带来的打脸固然让人羞愧,但集体沉默无人回应的情形也同样让人悲痛。

大多数人沉默不代表大多数就是正确,根深蒂固的团结主义和抱团思想也影响了我们的想法表达。法雀氏不会责众,因为惩罚社会的成本太高了。我们渴望客观的真相与问题的解决,那我们就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力发声去追求真相,去推动解决。但迎来真相和答案之后,社会对它们的判决又是主观的,我们可以不发声,但绝不会有人可以轻易站在我们的立场去为我们争取利益。

沉默的背后是对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对发声者的不信任。洁身自好固然重要,但对发声者的态度也同样重要。一件事若上升到了全民讨论的高度,那这证明它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或触动个人情感,复刻了过往回忆,想到自己过去或被支持或不被支持的情景。或担心发生在未来的自己身上或自己身边亲近的人身上,希望能从事件中得到一点经验总结或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洁身自好还是发言表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导向。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纵观整场舆论事件,何者真的重要,何者能够决定你的行为,何者背后有其隐形价值。最重要,是即使舆论反转,你也不会后悔支持其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8.14清晨,国际庄在一场电闪雷鸣的阵雨中苏醒,醒来的还有我这个睡眠严重不足的司考大军中的一员。其实我还...
    搁浅的鲸鱼Eva阅读 4,136评论 0 50
  • 晚上和yt健身去了,没在家。 结果ll说,小可爱的男友说浴室喷头是我们弄坏的。 拜托,那本来就是年久失修坏的好吗?...
    碎沫阅读 1,391评论 0 0
  • 凡事都有两面,只看一面叫偏见。我觉得自己还算懂事,凡事都会考虑下对方的感受,尽量不要让大家尴尬难堪,但有的时候,发...
    小飞侠熙熙阅读 3,411评论 0 3
  • 讲沉默,其实也是在讲人生百态。 沉默,或许是面对父母时的倔强,或许是面对爱人时的妥协,又或许是面对...
    景行也行止阅读 2,656评论 0 1
  • 学说话只要2年,学会沉默或许需要好几十年。 以前为了学习如何在公开场合会说话,专门订过一本杂志《演讲与...
    哥哥阿凡雷阅读 5,4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