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曾经听一位陶艺老师说:在用土做陶做瓷时,正如女娲创造人类一样,要待之以温和,决不可粗鲁的摔打,决不可用力过大,决不可急躁求成。以平和之心去感受创作的过程,体味其中的乐趣,这样做出的陶瓷才有灵性,才有人性!

    现在想起来,确实。每次经过尹老师的陶艺教室,看着她和孩子们创作陶瓷时,都是一心专注于手中的泥坯,脑中所想的是要创作的造型,这一刻似乎感觉孩子们忘却了平时的课业繁杂、烦恼喜忧。在我看来,这种状态最美好,这也许就是陶土的魅力所在吧,带给孩子们恬静心态的同时也带来欢乐陶醉。

 随意拿起一件作品在手里仔细品味欣赏,有的似乎正低头沉思,有的又如长途跋涉后卧槽小憩,有的欢快稚嫩,甚至有上面留下隐隐可见的手印,或略显粗糙。但这些作品却别有一番趣味和美感的!看得我这个外行人对尹老师和新世博的孩子们也心里多少有点儿成就感,多少有点儿自豪!

 这是新世博的第一次陶艺初尝试,第一把炉火烧出来的陶艺作品,我还记得,当初我拉着尹老师要去烧制出来的时候,她是既期待又不情愿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窑。还得把这些泥胚作品运送到铜官去烧制,她虽然也和孩子们一样很想烧制出来,但更多的是担心。担心在运送的过程中的磕磕碰碰损坏掉这些作品。这是一位爱陶之人,也是一位懂得尊敬孩子们的成果的老师。烧制的计划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一天我告诉她,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在烧窑。她问我,烧得怎么样?我说,蛮好!很成功。于是乎我们的第一次烧制之行就开启了,打包,运送。那些容易被磕碰的泥胚作品,我们就全部坐在车上用手捧着,一路小心翼翼的护送到铜官。

 虽然这次的作品有很多遗憾,也不算完美。甚至孩子的作品的外在形象似是非是,有些稚嫩。但我个人觉得很不错了。我们何必要去追求做什么像什么呢?因为那样就缺失了人为手工之美;如模子塑出的东西,再精美,但哪里还有多少美感!我也坚信虽然器械科技发达的今天,但陶土有灵,人心有性。也只有人为手工之美才能做出有故事有灵性的陶艺作品。虽然我们的陶艺才起步,我还清晰的记得,本学期去砂子塘泰禹小学参观陶艺学习的时候,老师们回来之后心里是羡慕的,是失落的。虽然她们嘴上没有对我说,但我看得出来。我当时主动的找到了尹老师,我说:“不用去羡慕别人,别人光鲜的背后有数不清的故事!但相信我,只要你们努力,这些东西我们也会有的!”所以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像某种实物,也不去羡慕旁人已有的辉煌。只要心有所及,手有所能,物有所至!只要认认真真亲手做出来的,不说能够满足大众审美,至少对自己对我们的孩子们来说都是美的!何必较真追求那一丝一缕呢?再往深里思考些,不仅是做陶瓷如此,做教学、做研究做任何事不都这样吗?你所做的,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只要自己看着“顺眼儿”, 就可以说不枉费光阴了!一切只要合自己意则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遇波兰,我与你的 “一见钟情” 初识波兰,感恩于波兰诗人辛波斯卡诗集——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中的一首小诗 《一见...
    小猪西西阅读 226评论 0 0
  • 大家在买表时也许听销售或是朋友经常提到“这表盘是珐琅的,这块珐琅表是限量的”,听多了也许就难免生疑:珐琅是什么?和...
    怀时私享阅读 468评论 0 0
  • 我以为自由的关键有三: 一者尽可能独立思考,集思广益而情理权衡再行决断。 二者论心从心,自主选择。 三者在于自己为...
    狗子去哪儿阅读 168评论 0 0
  • 每个周末对于我来说都说都是考验和煎熬的一天,准备店长会PPT的内容,思考自己的分享内容带给别人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
    天文向上阅读 104评论 0 0
  • 《情圣》绝对是2016年底最值得一看的喜剧电影。上映后不久便呈井喷之势,口碑票房一路走高,不仅成为网友热议话题,更...
    危笑天阅读 1,364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