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写给诸位兄弟的。

这封信是老曾从一个寻常的官吏蜕变的开始。从这一年,老曾开始下决心摆脱从前的自己,造就一个崭新的自己。而这一年是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这一年已经32岁。可见如果决心蜕变,并不在于少年立志,什么时候都不晚。

老曾在京,最关心的当然是诸位兄弟们的读书情况了。几乎每封家书都必问。

老曾在这封信提到了自己从今年十月初一开始,以后每天都要做的三件事:一、楷书写日记;二、读史十页;三、记茶余偶谈一则。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老曾一生戎马倥偬,事务繁杂,几无闲暇,而仍然能坚守自己的誓言,读完《曾国藩评传》,知道老曾没有食言,一直到死前都在温习四书。这样的恒心和毅力,令人佩服。俗语云:见贤思齐,我也要向老曾学习,每日必读史十页。

然后老曾提到了,自己要效仿先贤,写一本自己的家训《曾子家训》。老曾是个实在人,在信中写出了自己遇到的困难。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意识到写书并不是剪刀加浆糊,简单的复制粘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而一定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有了思想体系,整本书才能达到一以贯之的效果,而不是给人以支离破碎的感觉

之后,老曾在信中介绍了自己在京遇到的数位良师益友,他们都各有特长,给自己以启发。老曾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学习的人,真正践行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尤其提到了一位叫何子贞的。说他一年三百六十日,除了作文写诗之外,没有一刻不是在看书。老曾在内心中,最喜欢的一类人就是有恒心的人,对于天赋异禀的人,老曾反倒不是太感冒。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老曾提到了读书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志向,二、要有见识,三、要有恒心。

这三者相辅相成,只有立志摆脱俗流,塑造自我,才能有动力坚持一件事情不断去做,也就是有了做事的恒心,而一旦有恒心做某件事,也会使自己越来越有见识,从而也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老曾经常提到自己体弱病虚,不能苦思,用脑时间长就头晕,不能久坐,久坐就困乏。以这样的身体状况,而学富五车,比常人更需要坚定的志向和恒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028评论 1 35
  • 成长是一笔交易, 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 与未经人事的洁白 交换长大的勇气。 ——《魔女宅急便》 文丨旧故麻袋 ∨ ...
    旧故麻袋阅读 2,179评论 0 0
  • 两个妞在一起玩,好起来好的不得了,吵架起来,也是不得了,手脚并用的呢。每天都很难一起静下来安心学习,也只有认认字了...
    阿may贝妞妈妈阅读 22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