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绝望的轮回中寻找意义的踪迹

周末抽时间看了电影《土拨鼠之日》,简单写个影评。

土拨鼠之日

简单剧情

男主菲尔是一个自感怀才不遇的气象频道播音员。
一年一度的土拨鼠之日是一个偏远小镇的传统庆典,在菲尔看来这是一个无聊透顶的的节日,因为与气象有关,所以他连续四年被派来播报。

所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天。

在土拨鼠之日结束的时候,奇迹在菲尔身上发生,他的时间序列被重置,继续回到了土拨鼠日子的早晨六点。也就是说,菲尔被永远困在了2月2日这一天,无法逃脱。无论他在当天做了什么,一旦到了早晨6点钟,他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他试了各种方法来试图逃脱,但是都没有成功:
一开始菲尔是崩溃的,不愿意接受,自暴自弃;
接着绝望的菲尔开始纵情声色,放纵自己的欲望;
然后是感觉生无所恋,尝试1000种自杀的方法;
接着找到精神的乐趣,开始追求自己的女神,无论如何都不成功;
最后他开始接受现实,不断学习不同的技能,认识不同人,体验不同的生活。
最后的最后,奇迹再次发生,菲尔从轮回中跳脱出来。

这是一个轻喜剧,带着一些爱情的浪漫和科幻的色彩,周末放松看这部电影会非常轻松愉快,而且可以用来学习英语。

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

1. 关于现实的隐喻

我记得有一个哲人说过,你到底是活了一万天,还是活了一天然后重复了一万天?

从现实层面,我们每天早上起来吃早饭,坐地铁去上班,上班一天然后回到家,日更,然后睡觉,一觉醒来继续起床早餐上班。。。这个循环和菲尔重复同一个土拨鼠之日有什么区别吗?

我觉得有没有区别在于自己的日子是否自觉。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如果我们每天听之任之,无知无觉地过日子,那的确是一个类似菲尔的困境,活在了同一天。如果我们同样是一天连着一天,我们有自觉地过自己的生活,那么日子就不一样了。

有一本书叫《生命脚本》,里面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人生脚本不断演绎的,没有自我的选择,所有的选择都已经被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规则给决定了的。这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核心也是觉察,自我的有意识的觉察是化解这个轮回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2. 尼采的永恒轮回

菲尔算不算永生呢?他至少在很多方面近乎超神了,他拥有无尽的日子可供自己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这个事情是可以一天内完成的。此这层面上来看,菲尔是永生的。(其实如果编剧不安排菲尔从轮回中逃脱,那么这部电影我会给予更高的评价。)

我们没有人经历过永生,所以我们的生命显得难能可贵,我们坚信,我们来到世间是带着使命的,我们的一生是总是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或多或少。但是切回到电影的场景中,我对于永生又有了新的认知。

菲尔的永生就诠释了尼采生存哲学里面一个重要的概念:永恒轮回

我们没有人经历过永生,所以我们都无法想象永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在菲尔这里,永生就意味着永恒轮回,他的生命不再是唯一的,无论怎么折腾,第二天早上6点照样醒来起床过一天。在这样的场景下,所有和生存生活相关的所有价值都失去了意义,因为我们社会现有的价值体系都是基于我们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的前提假设的。

于是,尼采的永恒轮回就活生生的显像了,我们的生命其实是已经重复无数次并将继续重复无数次的,生的价值没有死亡来彰显而变得毫无意义。死亡变得无关紧要,无足轻重,所以生命也失去意义,我们在永恒的轮回中堕向虚无。。。

3. 如果我是菲尔

其实我这几年一直在追寻所谓生命的意义,从儒释道到西方哲学都有所涉猎,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合理有效说服我的哲学体系,因为当我沿着意义的假设链条往后推倒人生意义的时候总是会碰到一个深渊:虚无的深渊。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思辨,思考哲学三问的人,不需要几步很容易便会触碰到的就是人生本质上的虚无,从无而来,又走向空无。

但,尼采提出永恒轮回,其实就是解决虚无主义的问题的。他的永恒轮回设想从根本上化解了西方哲学之前所有关于价值的假设前提,把价值消解,赤裸裸地宣布“上帝死了”。基于永恒轮回的理念,一切外在的价值都被消解了,虚无主义推向极致。

伟大的尼采又把我们从虚无的深渊中拉了回来,他宣告上帝死了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主张:价值不来自于外在标准而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强力意志”的“最神圣的肯定”。 这个时候我们得到了新的价值,这个价值其实就是自我内心的强力意志,个体的生命意志需要显化自己,那就需要从主体走向客体——虚无的深渊被填满了。

菲尔到了最后他已经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从轮回中跳脱出来,但是不重要的了,他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价值体系,用诗性的语言来报道土拨鼠之日,解救树上的小孩,带流浪老爹吃好吃的,解救自己可以搞定的困扰,学习自己喜欢的钢琴,给心爱的女人弹琴跳舞。。。你看,轮回已经不是诅咒,而是恩赐了。

最绝望的轮回中肯定一切快乐,也肯定一切痛苦。人生不再虚无,这是哲学人生的欢愉。

重生的欢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孙周兴,来自《世界哲学》2016年 我们在此是要讨论尼采与科学,为此先得来限定一下“科学”的边界,因为德语的“...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2,276评论 1 11
  • 午后,阳光明媚,枫叶撒落,一切犹如静止般,停下脚步,路过美丽的风景,片刻,继续前行,寻找来时迷失的路。
    清清草_s阅读 342评论 0 0
  • 2012年2月25日 多云,小雨 。温度零下六七。 不宜远行。 在家里憋足最后一天,最终,我还是明白再怎么挣扎依旧...
    那光1阅读 303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