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晴
清江的水和武陵山的影子,是刻在我骨头里的东西。《西兰卡普》这出戏把家乡的水、山、情、锦都织进了一台戏,女儿的高中同学,来自内蒙的墨涵到我们恩施来了,我早早便买了票,今晚带着女儿的好友们一起坐在了前排。当灯光暗下,舞台深处响起那声苍凉粗犷的土家号子,野性张扬的茅古斯舞者踏着原始节拍登场时,我的心也跟着那鼓点重重地撞在胸膛上——那声音,像极了小时候寨子里祭祖时穿透山林的老调子,连手掌拍红了都浑然不觉。
当舞台上喜气洋洋地撒出糖果,整个剧场霎时活了过来,仿佛我家门前那条街巷里最热闹的婚宴搬到了眼前。大家笑着、叫着、伸手去接那象征甜蜜的喜糖,我身边的老乡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说这比真的“吃喜酒”还热闹几分。而当粗粝的“峡江纤夫号子”炸响在耳边,舞台上纤绳紧绷,汉子们筋肉虬结奋力前行时,剧场里竟自发响起了应和声!那低沉雄浑的“嘿哟嘿哟”,仿佛真把我们所有人的心拴在了同一条命运的纤绳上,一同在清江的激流险滩中搏命前行——那一刻,血脉里的倔强与坚韧,像涨潮般在身体里涌动不止。
这除了是一场热闹的家乡风情画,也有那“情殇·真爱永恒”的悲歌狠狠刺中了心肠。西兰妹子那声撕心裂肺的呼唤,像一把冰冷的刀,猝不及防地劈开了所有防备。灯光下,她脸上晶莹的泪痕清晰可见,那痛彻心扉的嘶喊,让邻座一位姑娘抹着眼泪,纸巾都湿透了好几层。我无意间瞥见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悄悄用手背抹去眼角的水光。这跨越时空的爱与痛,竟悄无声息地穿过了三代人的心防,在静默中达成了无声的契约——原来我们土家人的情义,从古至今都这般滚烫又沉重。
最难忘是西兰出嫁前的那一幕。薄雾轻纱中,姐妹们簇拥着她临水梳妆。那一双双探入清波的纤足,如同初生的莲瓣,在舞台上漾开柔美的涟漪。巨大的圆月悄然升起,一袭素纱轻柔地披覆在西兰身上,宛如月华织就的裙裾,又似一朵圣洁的月季在夜色中盛放。她独自踏上那通向明月的天阶,步履沉重而决绝。忽然,一匹如血般浓烈的红纱自九天垂落,将她彻底笼罩其中,像一张巨大而悲怆的盖头——那一刻,美得让人窒息,又痛得让人心碎。水声潺潺,月光凄清,仿佛整个清江的幽咽都凝结在了这方寸舞台之上。
这舞台是“六边形战士”,这话一点不假。当四周的影像将熟悉的吊脚楼群“长”在舞台上,当3D投影的清江水仿佛真能溅湿鞋面,灯光暗下,我恍惚间已置身于武陵山终年缭绕的云雾之中。耳边山歌旋律依旧亲切,却又被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传统与电子碰撞出的火花,让我这土生土长的耳朵也忍不住随之律动。演员们身上的“西兰卡普”锦袍,在灯光流转下闪耀着祖辈的智慧与山河的色泽,每一针都是山水的魂魄,每一线都是岁月的歌谣。
当大幕缓缓合拢,剧场里的灯光重新亮起,身边尽是意犹未尽的叹息:“太快了!这哪够看啊!”“明天还演不?我还要再来!”我们恋恋不舍地挪动脚步,如同被清江温柔的水流裹挟着,缓缓涌向出口。
走出剧场,恩施夏夜微凉的风拂过面颊。回望那灯火通明的剧院,我心中感慨万千。这台《西兰卡普》真正抓住了我们恩施的魂——它不止于热闹的外壳,更用时代的目光重新审视我们祖辈的情感与尊严,用光影织机重织了清江之魂与武陵之魄。当台上最后那幅巨大的西兰卡普在光影中徐徐展开时,那纵横交错的丝线,何尝不是我们所有恩施儿女共同的血脉与心跳?它最终织成的,是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挥洒血泪、耕耘守望才得来的那一点“幸福时光”。
这台戏让我明白,我们的山水与歌谣,我们的悲欢与坚韧,不仅值得被搬上舞台,更值得被时光久久铭记。它映照出我们土家人骨子里那“淳厚质朴、真挚热烈、重情守信、勇敢豪爽”的底色,在新时代的脉搏中,依然跳得如此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