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我班呼怀鑫被叫家长,然后家长把孩子领回了家。呼怀鑫去年在我班还是学习中游的学生,今年春季疫情期间,无论空中课堂还是直播课,这孩子几乎都没认真参加。要么不上线,要么上线不露面,估计是上了线打游戏去了(有时QQ上也这样显示)。作业一直不交,联系家长,家长不回复。这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呼怀鑫经常不完成作业,劝慰、惩罚,结果都一样。不完成作业,连累小组同学天天挨罚,小组成员都不愿意。最终,班主任叫家长,家长不批评孩子,安安静静地领学生回家了。这事很令我纳闷。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养废”一个孩子,就无底线地给他自由》,这让我想起早上被家长领回家的呼怀鑫。大体浏览了一遍文章内容,看到“一些父母总是认为,孩子的天性是要顺从的、自由发挥的;这样教育的孩子,未来是必定能够成功的”及“但纵容与溺爱下的快乐,往往是裹着蜜糖的砒霜”这两句话,我不禁又想起我班陈子恒。
陈子恒现在在我班男孩子中算是个子矮的了。他人长得黑黑的,但一双眼睛比较亮。这个孩子不学习,常惹事。上课偷偷猛推桌子碰前边的同学,或者伸腿踹别人,或者把鼻涕、唾沫往别人脸上衣服上抹,都是他能干的事。课下他从不守纪律,楼上楼下的到处窜。就连体育课他也不会好好上,抓沙子石子往同学身上、眼里扬,体育老师恨不得提溜起他来摔他。这个男孩,无论老师怎么和他聊,他都只看着你笑,一句话都不说,像个哑巴,老师也很难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去。谁要是想把他拽到办公室去,他就使劲搂住楼梯栏杆,说啥也不撒手。这样的孩子,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纪律上等,都可以叫家长,但是陈子恒的妈妈说管不了,他爸爸说要让孩子充分感受童年的快乐。班主任看见他一个头俩大。我想从读课外有趣的书上打开他的学习兴趣之门,但是他摇头,他不喜欢看任何书。我问他喜欢什么活动,他除了摇头,啥也不说。但他不是哑巴。和同学打闹,他没有任何语言障碍。我不知道对这样的孩子用什么办法才是对的。
又想起前几年我带过一个班,其中有一男孩,特别爱打架,抬手就打人。我知道这孩子是二胎,在家是宝贝。找他家长,他的家长告诉我:“我教育我儿子只听我的话,他妈的话也不可以听。谁惹他就让他揍谁,老师惹他就让他揍老师。”从此我和其他孩子们对他畏而远之。
这些不是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快乐就是溺爱孩子,我不知道他们将来会怎样,但是现在的他们都似乎是问题家长手中的孩子。
我见过家长放任孩子成长的例子,那是我的一个叔伯表姐。我刚教中学的时候,这表姐的儿子正好在我们年级,整天惹事。我给我妈说起,我妈说我这表姐特怂,大概管不了孩子。表姐的孩子没上完初中就退学了,退学后常到学校逛游,后来没多长时间进了监狱,没熬到出狱就死在监狱里了。
当今社会,放任孩子,娇惯溺爱孩子,都不是给孩子自由的方式。肯受约束才会有自由,凡事都是相反相成的。真希望做家长的都能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