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里有一本书名字叫做《微习惯》,个人感觉这个书的理念很不错,而且发现其实也可以用DISC的方法进行一些融合。
首先,来说一下什么 是微习惯。
微习惯和传统所说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 有什么不同呢?
想一下如果告诉你让你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比如每天早起或者每天锻炼30分钟,你感觉自己 可是坚持下来吗?是不是在没有开始前就把这个“新习惯”变成了一种“挑战”。
而微习惯的理念正好相反,它的核心就是简单、易行、马上做,让自己抛去压力负担,专注在执行上。
微习惯的培养方法分为八个步骤:
1.选择一个微习惯
2.挖掘内在价值
3.纳入日常生活
4.建立回报机制
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6.微略开始,超额完成
7.服从计划,摆脱高期待值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以上是关于微习惯的养成方法。
然后我们在从DISC的角度去理解一下微习惯。
首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DISC。
DISC把人的行为风格按照关注人还是关注事,行动快还是行动慢,分为四个类别。
简单来说
D型风格的人,关注事,行动快。
优势是执行力强。
不足是缺乏持久性,需要不断激励。
I型风格的人,关注人,行动快。
优势是乐观派,容易和人打成一片。
不足是行动力差,说的热闹做的少。
S型风格的人,关注人,行动慢。
优势是有耐心,理解他人。
不足是容易自我压抑,容易妥协他人。
C型风格的 人,关注事,行动慢。
优势是做事细心,关注细节。
不足是过于重视计划,容易拖延。
以上仅仅是对DISC的行为风格的简单说明,主要是用来说明如何通过DISC的行为风格,帮助自己规划“微习惯”养成的。
然后根据不同性格的优势和不足,对应到微习惯养成的步骤形成如下的结果。
1.选择一个微习惯,需要我们发挥D的风格,快速确定目标,并且开始行动。
为了更好的适应D的行为习惯可以列出3个希望养成的习惯,然后自己从中选择一个,并且给自己限定一个3分钟的时间。
2.确定习惯后,运用C的风格分析一下,如果新习惯养成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有哪些,会有哪些收益,最好可以落实到纸上。
3.由于微习惯的制定要求是难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持续坚持。因此需要调动自己的S特质,有长久的耐心。
4.建立回报机制,通过调动自己的I特质可以呼朋引伴一同加入习惯养成的行列,促进自己可以持续坚持。同时设置阶段性的效果反馈或自我激励机制,有效解决D性格无法长期坚持,需要持续鼓励的特性。
5.发挥C特质的严谨性,建立记录和跟踪机制。避免I特质的一时兴起,然后半途而废的问题。
6.微略开始,超额完成。可以有效地避免C的高标准给自己带来无法完成的任务而感动痛苦,同时也避免S给自己的高压力而放弃。同时超额完成调动D特质的挑战性,让自己可以不知不觉的多做运动。
7.服从计划,摆脱高期待值。这个是针对C特质而言,不要对于自己过于苛刻反而达不到目标。同时调动自己的I特质,即便标准不高,也要对自己有成就感。
8.留意已习惯养成的标志。通过C特质的复盘分析,让四个特质都明白新的习惯已经养成,共同获得成就感。
以上就是自己的简易初级分析,也算是对自己学习内容的一种输出方式吧。等真正学习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最初的思考模式,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