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那让人着迷的四月天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曾有几何,我们对着这首诗,感叹良久,叹着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那爱情,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拒绝之意很明显,或许也意味着林徽因打算放下这段令人揪心的感情。

是啊!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暗恋或恋爱着的人,年少的爱慕来的比理想更加深刻。

这诗写的是别离,情愿非情所愿,因为一些事情而分别,心如落叶随风飘,打落着,感觉世界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

记忆如落叶般飘落,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叶叠着一叶,盖住了过往,逐渐模糊,却独留下你的身影,和你一起走过的小路,经常去的地方,抱着这片落叶,去触遇那没着落的怅惘。

惦着脚走过熟悉的小路,阳光依旧,却感触不到它应有的温度,走过这条路,又多希望能在下一条路能遇见,时间改变了一切,世界改变了你我,若徐志摩写的一般: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你说你喜欢去旅行,喜欢去看很多的风景,但却限于现实,多希望能对你说:若有风景,我陪你去看,若没时间去,你我就是一道风景。你的温柔已远去,忘了你曾来过我的世界,忘了有你泪点的情绪。

那天已经远去,不再留下什么,在人生的历程中,如痕迹般划过,情若更漫长,也将不在是你的等待,忘了我,曾在你的世界活过。

哀悼谁又曾有过的爱恋。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以上自己所写。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徐志摩的,拒绝之意十分明显。林徽因写这首诗时是在与曾经苦苦追求自己的徐志摩在北京香山见面期间所作。诗没有华丽的词语,更多的还是使用了"没有些牵连"、"再莫有温柔"、"忘掉了我"等拒绝之词,难道暗示着什么?查找资料更多的显示的还是林徽因对徐志摩虽最先结识的,但没有情归徐,再次见面也仍用这些词拒人之词吗?

林徽因遇到徐志摩的时候,她只有十六岁,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在济南附近的党家庄飞机失事遇难,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处理丧事,从现场捡了一块烧焦了的木头。那个时候的飞机不像现在的,有些部分是木头的。他捡了一块飞机残骸拿回去给了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这块木头挂在卧室的床头。直到她1955年去世,一直就这么挂着。她觉着,她是爱徐志摩的,徐志摩又是为了赶回来听她的演讲而死的,她就要用这种方式纪他。

金岳霖所写的悼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资料来源于网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90后这个词从10多年前就一直笼罩着一层叛逆的光环,那时候网上好多嘲讽甚至诋毁的内容,铺天盖地地涌向这么一个群体。...
    臻汇选1858阅读 3,947评论 0 1
  • 被窝中偶然刷到关注的公众号推送的联合国招聘的信息,觉得好适合身边的一个好朋友,顺手转给了她。在我看来,她有这份工作...
    麦草格阅读 2,801评论 0 1
  • 每次听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这首歌。都会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因为这首歌曾经是我在一次途经合阳时,一位被遗弃...
    书画文化传媒阅读 2,3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