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人的第2封信:大方向与小步伐

曾有人请教查理芒格,问他何以如此成功,芒格是这样回答的: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无独有偶,马老师有句话如是说:small is beautiful, small is powerful。他们都在揭示小步伐的力量,但这种小的力量厚积薄发有个前提就是你的大方向要对。大方向错误,再怎么仿生鸟类你还是造不来飞机,凭你再怎么研究水就是生不了油。对于大方向,有几个认知需要重申。

其一是,古人有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如果你的目标是拿奥运金牌,你大概率只能拿到银牌;如果你的目标是考取清华北大,你极有可能只是临近其最低分数线最后去了浙大。大方向就像数学极限,你无限在逼近它,但你也说不准你最终是否达到了它。比尔盖茨给早前的微软设立的大方向是让每个家庭都能用上PC,虽然微软没有吃下家庭市场的全部份额,但它无疑是最大赢家。

其二是,大方向不需要太具体,但也不能太模糊。说人话,那就是你要知道你是在靠近它,还是在远离它。这就好比你要驾船去美国,你不需要精确的确定达到的港口是哪一个,因为有洋流、台风等等不确定因素。你只需要备好船只、物料,便可扬帆起航,通过GPS判断自己是否在不断逼近,再一点点的调整航向,最终终究能抵达美国。马老师创办阿里巴巴,给它赋予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尽管阿里巴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巨无霸,但它的发展主线始终没有偏离初创的使命。无论是开拓海外电商市场,还是下沉大陆的终端市场,它都是为了让生意更容易做。

其三是,大方向需要主动做出选择。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你总不能什么都想要,你必须主动选择什么对自己而言是重要的。这种主动选择的能力,李笑来如是说: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活着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做出主动的选择。一生随波逐流,一生逆来顺受,算不上活着,甚至生不如死。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人必须做出主动的选择。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主动选择同时意味着取舍,选择那些对自己真正重要的,其实是一种抓大放小的能力的体现。乔布斯从Pixar回归苹果重掌大权后,将苹果的十几条产品线砍到只剩下4条,只专注于台式、便携、消费级、专业级4个方向,奠定了苹果接下来至少20年的高速发展。那么,对你而言,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呢?

说回到小步伐,如何做到朝大方向不断慢慢的挪一点点?

首先,要勇于迈出第一步。这第一步,更多的阻力来自于自己。想开始每周跑步,发现自己没有跑步鞋,还是算了吧。想学习一门技能,但工作这么忙,每天回到家都这么晚了,还是算了吧。想开始投资理财,又不花时间去学习,又不主动去尝试,就这样算了吧。每个人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算了吧,但如果大方向对你而言是真正重要的,真正是你care的,为何不现在就开始呢?要知道生命有限,总把重要的事情拖延到放弃,老去时真的不会后悔吗?任正非接受采访谈起自己的父母时,后悔自己因为创办华为而没时间陪伴父母尽孝,因为无论是在困难的初期还是高速发展的中期,他都分身乏术。不要让自己留下类似的后悔。网络上有这么一个段子讲的更是贴切,如果一切能重来不要让自己有后悔的机会,大意如下:

想象一下:2069年,你已经七老八十,坐在空无一人的房间,臃肿老态,没钱没权,生活不能自理。你对上帝许了一个愿望:“求求您,让我再年轻一次吧!”上帝说:“好的。”于是“biu”的一声,你睁开眼睛一看,回到了2019年,这一次,您打算怎么活?

迈出第一步后,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曾国藩在家书写到: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种坚持,未必真的要十年如一日这么狠,偶尔也可以停下来。但不能停留太久,否则重新恢复又将阻力重重,更甚的是半途而废、狗熊掰棒子。比方说,如果你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并且你打算以跑步的方式实现。那你根本没有必要每天跑步,一是伤膝盖,二是一周跑个两三次跑满10公里锻炼的目标其实已经达成。遇上春节什么的,给自己放个一周假期奖励下自己过去的坚持也没什么不妥。

乔布斯少年时期受硅谷文化影响,对为这个伟大时代做点什么心向往之。在他而立左右,因与股东关系不和,被赶出了自己创立的公司。他懊悔不已,向许多自己仰慕的前辈道歉自己把事情把自己搞砸了。虽踏入人生低谷,但他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对「make different」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便是他的大方向。于是,在短暂的暂停后,他重新出发,陆续创办了Pixar和NEXT。Pixar后面被迪士尼大价钱收购,NEXT则被苹果收购使得他重回苹果,NEXT的一些技术甚至给了苹果很大的助力。

最后,你必须要放弃完美主义,能挪一点是一点。《就是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的作者吉田穗波讲了她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某天晚上有一场7点钟到9点钟的研讨会她很想参加,但家里孩子需要照顾她必须在8点赶到家,去不去参加呢?她的选择是去参加40分钟,然后7点40分钟离场赶回家。尽管因为孩子要照顾没法参与全程,但参加40分钟就有40分钟的收获。

在文章的最后,想和你一起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 你的人生有哪几个重要的大方向?你想到达的远方是什么?
  • 近期你有什么小目标?
  • 如何开始一点点慢慢往前挪?有什么阻拦需要解决?

祝秋安。


上一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