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寻找一的旅途》第二章,开启 找寻之旅 第三节 沙老

图片来自网络

六月底的最后一天,我接到沙老电话,问我近况如何?我说尚可。他说他有一个想法跟我探讨一下。

于是有了《静修生活》这本杂志的创刊。

两年前在峰会现场沙老和他们团队的表演还清晰历历在目。

那是在常人看来像个“疯老头”一样的人物存在。欢乐,奔放,自由自在,赤脚舞蹈摇摆。

我的心被触动,上网搜寻和沙老有关的一切信息。果不其然,他是奇迹一般的存在。

从跨过公司转身后从事了瑜伽,因着一句“瑜伽应该在山里”从而创办了北京山地静修中心和云南丽江雪山静修中心。之后又创办了中国瑜伽在线平台,国内最专业的瑜伽平台,第七觉摄影机构,瑜伽画报杂志……他有一颗流浪的心牵系着瑜伽这根绳,一走就是十几年。

我开始深深被他的人生履历所感染,敬佩他的纯粹和干净。那股把生活扭成一股绳的韧劲。

2016年5月,中印瑜伽大会在昆明召开。原本只是计划去找昆明一个摄影师朋友拍照的我,当时并未打算参加完全程大会的我,恰巧碰到沙老,沙老问我有没有买票,我说还没,他递给我一个工作牌,说,给你一个工作牌,帮我做一些工作如何?你会摄影,拍摄记录大会就可以。

我迄今还记得当时激动不已的神情,我没想过沙老会如此信任于我,我当时没有告诉他我并未想参加大会的心,冲着那份信任,一口应允了下来。

之后五天大会,全程跟踪记录,因此也有幸认识国际五大流派顶尖导师团。特别是史达仁老师,克里希那玛查亚流派学院主理人,他是一个有趣,谦卑又可爱的老头。很有智慧,看你的眼神会充满宠溺和怜爱。

但凡大师们,都谦卑宽容,仁慈大爱,感受到他们身上人类所极赋有的其高贵的品质。

五天收获的是一堆照片,沙老的信任,还有几位上师的喜爱,这一趟旅程尤为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在OP提瓦瑞老师呼吸法课上也有一次奇妙的体验,是在冥想时看到眼前清晰的画面感流出。很多朝拜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朝着我的左边方向朝拜,左边是金光闪闪一片。

旅程回来之后,就开始了协助中国瑜伽画报和静修生活的编撰工作。

我在想,如果没有沙老的那份期许,我可能从没想过要用大半年的时间去拍摄采访,也没有接下来认识城市山民的人们,结识和了解到另外一个奇妙世界的旅程。


2017.1.14

麋鹿巨古

长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