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问:跟孩子相处时,为何会走上和妈妈一样错误的老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风来答:这就是家庭模式的无意识复制,越是抗拒的,不接受的,越容易纠缠承接。
记得有一部电影《茉莉花开》,章子怡,陈冲领衔主演.从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弄堂里的一个照相馆开始,讲述了外婆,母亲、女儿三代女性茉,莉,花的感情生活,时间横跨了50多年.
电影一开头就是三十年代旧上海一个照相馆里一个清纯少女对生活充满幻想的镜头,她就是《茉莉花开》中的第一个女主角茉,家里只有她和老演员陈冲饰演的妈妈。也就是说外婆茉就是母亲一个人带大,电影里从来没有出现她亲生父亲的镜头。
天真烂漫的少女茉被电影公司的孟老板发现,成为了大上海红透半边天的电影明星,可是,当她怀了孟的孩子时,却被动荡局势中逃走的孟老板抛弃,无奈中生下了女儿莉;她又复制了妈妈的命运,女儿莉也和她一样在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
莉长大后嫁给了老实而优秀的工人邹杰,但却与婆家生活习惯不一样很苦恼,又发现自己无法生育,为了能留住杰,于是领养了一个女儿起名叫花,但她的性格却变得偏执乖张,产生幻觉怀疑丈夫欺负养女花,丈夫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卧轨自杀,年纪轻轻又失去了丈夫,精神分裂后出走,再无音训。养女花又是在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
花长大后在上山下乡时爱上了小杜,不顾外婆的反对毅然嫁给了他,辛苦工作,供小杜上大学,换来的却是小杜的负心,是肚子里的孩子让她放弃了报复,大雨夜拦不到出租车,竟然在马路上痛苦艰难地生下了一个女儿。
在这部影片里章子怡一人饰演三人,茉、莉、花,可以说是寓意深刻。三代女性都在追求真挚的爱情,却都逃脱不了被男人遗弃的命运。如果说外婆茉是遇人不淑,可莉的丈夫却是当时根红苗正的生产标兵,还是难逃命运的羁绊。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小时候我讨厌你,长大后发现我还是活成了你,好像成了一个打不破的魔咒。就像题主说得那样,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击,失去自信心,内心发誓自己做了母亲绝对不会这样,可现实却很打脸。
还记得那部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吗?最让女主角崩溃的就是从小那么抗拒母亲,可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活成了第二个她。
这些年,在一次次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的个案排列中终于体验到,当孩子头脑层面越是抗拒父母的命运,潜意识越容易用“我和你一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忠诚,以此来平衡背叛父母引发的内在罪恶感,最终又一次经历和父母相似的境遇,好像孩子的命运真的成了父母的轮回。
如何打破这个魔咒?就是从内心接纳,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尊重他们的命运,把他们的命运留给他们自己,不指责,不评判,唯有如此,才能活出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生。突然感觉作为一名排列师的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