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三)

        上周有战友建议,分开4篇写的文章,应该有个大框架,有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这样到了第4篇的时候,就能形成更加完整、更具影响力的文章。

        后来我的确有想过这个问题。这4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否如战友建议的那般,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文字?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这个影响力的期望值和影响范围,我暂时能想到的,仅限于自己——这个分析放在后面。

        先用一句话总结本月4篇小文章的大主题:缓解写作焦虑,结合日常生活的体验,对自我的写作方向进行一定的分析。


如果说,文学写作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这是引用了我在别的地方看到的一个概念)——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而读者通过阅读发现作者并与作者建立认同,彼此通过一定的文字来确认对共同价值的认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大概就是,读到自己需要或认可的文字信息——高兴,读到自己不认可的文字信息——不满。

市里的大楼越来越多

        在现实层面上,我还没有突破自己,突破小我的圈子,生活、工作的重心依旧是自己(小我)。这就意味着,我这个阶段所写下的文字内容,很大概率都属于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满足。对于凑巧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而言,这些内容的影响力很随机——取决于我写文章时的描述重点:有租房生活的好物分享,有来自学习生活的感悟;有出于工作角度做出的教程推荐;当然,还有浑水摸鱼的“水货”……

在17楼拍摄的蛋黄味晚霞

目前的我,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创作故事的才华,也没有足够深度的学识见解对某一固定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因此,如果说要为写作定一个短期小目标,理想状态是能够有条理地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触。长期目标是过了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复盘后,能够找到曾经认真活着的痕迹,在活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以及在活着的幸运未来,能够有所进步。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随机拍下的西湖清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