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篇 克己复礼为仁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的意思。复礼,是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归仁:归,是指归顺的意思。仁,是指仁道。

目:指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事:在这里是指从事,照着去做的意思。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浅析:

我们人人都听到过的名句在这里出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人做事必须要合乎礼仪,不合礼仪的事情坚决不看,不听,不说,不动!

在这里孔子主要讲的是以礼来规定仁,他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那么在这里“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最主要的解释。

仁是内在的,而礼则是外在的,两者之间是紧密结合的,所以礼是以人为基础,靠仁来维护的。

克己复礼为仁,主要讲的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说的是克己,一方面说的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来自觉的遵守礼的规定。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核心内容。至始至终都贯穿于《论语》整本书当中!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意思是说出门办事儿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指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有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有人怨恨自己。

事:指从事,照着去做的意思。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就好像去接待贵宾,使唤老百姓就好像去进行重大祀典。

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笨不聪敏,也要照您说的话去做。”

浅析:

在这里又出现了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这句话主要是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要宽以待人。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了人们尊奉的信条。

这一章主要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其中也包括了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个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个就是要他的学生宽以待人,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人做事只有达到了这两点,才算是向仁德迈进了一步。

就好比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的员工,都要学会尊重他人并要宽以待人。你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对别人宽容,别人才不会对你严苛。人与人的相处都是相互的。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宽容且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些做事不斤斤计较,任劳任怨的人,终将会获得成功。反之,事事斤斤计较,做人做事总是怨天尤人的人,成功的大门是绝对不会向他们敞开的。

《论语》今天就学到这里,最后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友友加入我的简书会员,让我们一起在简书开心的学习、分享、交友、玩耍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