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精华 第四篇

第四篇 军形篇

孙子思想精华

1.先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

2.既要懂得进攻,也要善于防守,以获得全胜。

3.大家都能看到的胜利,那不算高明;众人看走眼的胜利,才是真高明。

第一条 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

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子说,从前擅长带兵作战的人,先要创造不会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不被敌方

战胜,这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而要想战胜敌人,却在于敌人(是否犯错,出现被我战胜的机会)。善战的将

领,能做到不会被敌人战胜,但不能做到肯定能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预知的,却不是可以强求

的。

第二条 先自保,才能克敌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想不被敌人战胜,就做好防守准备;想战胜敌人,就做好进攻准备。采取防守的策略,是由于兵力不足(或处于战略劣势);采取进攻的策略,是因为兵力足够强大(或处于战略优势)。善于防守的一方,把自己的兵力同各种有利地形相结合;善于进攻的一方,在各种有利的天时下发动进攻。只有这样才既能保存自己的实力,又能获得完全的胜利。

第三条 准备好胜利条件再战斗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祈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

第四条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善于领导部队作战的将帅,必须政治清明、法度严谨,因此可以成为掌控胜败的人。

语录

1.归根结底一句话,要有实力,也要讲方法(谋略)。

2.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

3.前期努力准备,总比中后期着急要主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